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李徹秋雯 > 第899章 求賢詔,全國選才

                第899章 求賢詔,全國選才

                霍端孝與諸葛哲二人頭碰著頭,逐字逐句地仔細翻閱著那本名為《科舉制》的冊子。

                越往下看,他們臉上的神情就越是凝重,眼中的驚異之色也愈發濃郁。

                這冊子中所載并非只是一個粗略的構想,而是一套極其詳盡、環環相扣的完整體系。

                從童生試、鄉試、會試到殿試的層級設置,到考試內容的劃定,如經義、策論、詩賦等等。

                再到糊名、謄錄以防舞弊的嚴謹流程,甚至包括考官的選派、考場的紀律、及第者的授官原則......

                方方面面,考慮之周詳,設計之精妙,令人嘆為觀止。

                良久,兩人終于抬起頭,先是小心翼翼地看了李徹一眼。

                隨即互相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撼之色。

                李徹見兩人如此,不由得問道:“怎么?可是覺得這《科舉制》不好?”

                不應該啊,這科舉制在前世中國用了上千年,哪怕到了現代依然在用。

                這兩人都是智謀出眾之士,怎么能看不出其中的好處呢?

                二人猶豫了一下,還是由更為持重的霍端孝率先開口:

                “陛下,此策......此策并非不好,恰恰相反,是太好了!”

                “條分縷析,規制嚴密,幾乎做到了面面俱到,無懈可擊。”

                霍端孝頓了頓,似乎在尋找合適的措辭。

                隨后帶著疑惑問道:“臣觀此制度,其成熟完善之程度,不似是臨時起意草創而出。”

                “反倒像是......在另一方世界已然應用許久,歷經千錘百煉、廣泛驗證之后,才總結拿出的一套完美方案。”

                諸葛哲也是微微點頭,他也是這么覺得的。

                李徹拿出這套東西太嚇人了,詳細得渾然天成,不像人類能想出來的東西。

                打個比方,小馬哥做qq的時候,只會說自己要做一個即時通訊軟件。

                而不會說,自己要做一個能對話,能斗圖發表情包,能發動態、發彈窗,玩qq秀,擴列的新時代app。

                任何東西從0到有,都是要經過一步步完善的,而李徹的《科舉制》拿出來就是成品。

                李徹聞,也不禁心中訝然。

                自己到底是小瞧了古人的洞察力,竟能從邏輯結構中,察覺到這套制度所承載的跨時代經驗。

                他面上不動聲色,只是微微頷首,示意霍端孝繼續說下去。

                諸葛哲順勢接口道:“正則所極是,此制之精妙,曠古未有。”

                “此制雖好,但也怕是一時半會兒,難以在我大慶立刻推行開來啊。”

                “哦?”李徹皺了皺眉,“這是為何?”

                “科舉制核心在于公平選才,打破世家壟斷,如今世家勢微,難道不是正合時宜?”

                “陛下,”諸葛哲苦笑著解釋道,“此制從底層選拔人才,理念無疑是正確的,長遠來看,確能將天下英才盡數網羅。”

                “可問題是,如今的大慶,沒有那么多‘人才’可供選拔啊。”

                他攤開手,道出了一個冰冷的現實:“莫說是人才,便是識文斷字的讀書人,數量也遠遠不夠。”

                “書籍、知識,乃至教書授業的先生,十之八九都被世家大族壟斷。鄉野百姓,終日為溫飽奔波,能認得自己名字已是難得,大字不識一籮筐者比比皆是。”

                “在這種情況下,陛下若要推行此等需要廣泛讀書人的科舉制,最終有能力脫穎而出的,恐怕依舊還是那些世家子弟。”

                “而世家子弟畏懼陛下,怕是不會來參加科舉。即便真有世家之人來參加,必然會輕松贏過其他人,那豈不是換湯不換藥,又為朝廷招來一批新的世家門閥?”

                李徹愣了愣,頓時反應過來,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經驗主義的錯誤。

                后世的科舉制之所以能成為王朝支柱,是在經歷了唐宋數百年的發展,伴隨著印刷術普及、教育下沉、士族門閥徹底衰落等一系列社會變革之后,才得以實現的。

                尤其是宋朝,士大夫階層完全取代了門閥世家,階層流動性極大增強。

                加上官學、私塾的廣泛建立,相對廉價的書籍流通,才為科舉制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宋朝的頂尖士大夫階級,哪怕是權傾一世的當朝宰相,如果沒有像樣的后代繼續可靠,其家族也會一步步走向衰落。

                而如今的大慶呢?

                知識被極少數人壟斷,教育資源極度匱乏,平民百姓根本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在這種背景下,搞大范圍的公平考試,無異于空中樓閣。

                結果很可能真如諸葛哲所料,只是為舊勢力提供了一個進入朝廷的新渠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