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月前,因為一名身份已經敗露的法國間諜被荷蘭人要求發揮了錯誤的情報,使得布特維爾指揮的法軍在睡夢中慘遭瓦爾德克親王的突襲。但布特維爾再一次力挽狂瀾,他在僅僅兩個小時內就整頓了混亂不堪的部隊,然后迅速完成了轉移。轉移完畢后,他并沒有慌亂,而是率領這部分軍隊進行了反沖擊。
在這場英勇的反沖擊中,法軍高級將領們身先士卒。路易十四的孫子奧爾良公爵菲利普、孔代親王的孫子路易·德·波旁、侄孫孔蒂親王富朗索瓦·路易、亨利四世的孫子旺多姆公爵等王侯子孫親冒矢石,帶頭沖鋒,極大激勵了法軍的士氣。
慘烈的沖鋒一共進行了三次,生生將法軍的劣勢給扳了回來。隨后,得到消息的法軍元帥布弗勒爾率5000名騎兵連夜趕到,里應外合之下一舉打垮了瓦爾德克親王的部隊。是役,法軍戰死了6000余人,但同樣留下了德意志、荷蘭聯軍7000多具尸體,另外還俘虜了大概3000多人,可謂是反敗為勝,極大震撼了敵人的戰斗意志。
目前,對面的荷蘭人已經調集了大量當初流亡過去的法國胡格諾教徒過來。這些人在后方接受了良好的訓練,甚至其中不少人原本就是軍人,這會都配發了武器,被整編為了幾個獨立的軍團,與荷蘭、德意志聯軍一起入駐南尼德蘭。這些家伙對法王路易十四有著刻骨的仇恨,戰斗意志極其頑強,不用動員都士氣滿滿,堪稱法國陸軍的大敵。在先前的幾次規模有限的交鋒中,這些人都顯示出了高超的戰斗技巧以及殘酷的本質——他們甚至連法軍俘虜都殺,可謂是喪心病狂到了極點。
路易十四聽取了會匯報后,便揮手讓將軍們離去,然后喊來了自己的戰爭部長盧瓦。現在南尼德蘭、萊茵河流域的戰局讓他感到非常雞肋,若想放棄吧,法蘭西軍隊還屢屢取勝,戰場是占了上風的,若說繼續吧,卻又始終無法取得決定性的進展,只能和荷蘭人、德意志人一點點耗下去。
唯一取得進展的大概就是意大利方向薩伏伊公國在經歷兩次慘敗之后已經徹底服軟,他們向法蘭西王國割讓了一些土地,并賠款兩百萬利佛爾,這使得路易十四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接受了薩伏伊公國的條件,然后“仁慈”地放過了他們。
不過,放過了薩伏伊公國,路易十四卻沒有放過北意大利地區的其他地區的念頭。原本他的計劃是調動大概三萬名陸軍士兵進入北意大利,然后對當地諸城邦逐一進行征服。不過,一個壞消息的傳來讓他打消了這個主意:據說在東岸人的幫助下,北意大利的幾個城邦已經結成了松散的聯盟,并組建了一支北意大利聯軍。
這個聯軍的數量不詳,但據信不低于兩萬人,以威尼西亞共和國的軍官、士官為骨干組建,輔以大量有過戰爭經驗的士兵——部分來自為西班牙國王征戰的雇傭軍,部分來自德意志地區——全員裝備了東岸人賒給他們的武器裝備,并由部分東岸陸軍參謀提供訓練指導,總體而戰斗力還是可以的。
路易十四當然不會認為部署在東南方戰線的幾萬法軍無法戰勝這支所謂的聯軍,但敵人的數量實在太多了,除了兩萬新軍外,各個城邦還有數量更多的舊軍,加起來可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一旦他們意志堅決,決心與法蘭西軍隊戰斗到底的話,僅僅憑著這幾萬人怕是無法有效占領那些地盤。
說來說去,還是怪東岸人!如果沒有他們在里面瞎攪合,并成功調動起了意大利人的團結熱情的話,法蘭西王國在這個方面所面臨的局勢應該會簡單許多。說到底,都是外部勢力進行了干涉,最終導致法國無法在此取得想要的局面。
這個時候,路易十四又想起了東岸人在海上的一系列所作所為,這令他的心情更加郁結。東岸海軍的強大之處,他也不是不知曉,那就是他們擁有把蒸汽機裝載到戰艦上并持續穩定運行的能力,這使得他們的戰艦如虎添翼。如今歐陸很多國家都在研究這門技術,包括法蘭西王國,但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始終無法成功。但若想打破東岸人的鉗制,攻克這門技術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路易十四總覺得,現在英荷海軍又后來居上了,法國海軍若想重新占回上風,也許突破口就在這兒。
路易十四最后與盧瓦談了兩個多小時,兩人意志認為,現在正是在意大利戰場見好就收的有利時機。反正他們已經在薩伏伊公國那里得到了足夠的好處,北意大利一些頂不住壓力的小城邦也給他們進貢了一些金錢和物資,收益已經不錯了。
結束這邊的戰役后,卡蒂納的那幾萬人可以投入到比利牛斯山那邊,與當地的少量法軍匯合,威懾一下西班牙人。如果西班牙人頂不住壓力,興許還能撈點好處呢,多少能補貼一下消耗,只是這次希望東岸人可不要再插手了。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址:m.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