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成地區修建鐵路的動議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了。
那是在十余年前,彼時邱海洋才在義成地區工作沒多久,義成縣也剛剛設立,人口尚不滿萬,成皋縣更是還沒有影子,痛感義成地區交通極端不便的邱某人,下了大決心要建起連接義成港和成皋鄉的道路交通體系,徹底改變義成地區的面貌。
只可惜,那時候義成地區可謂百廢待興,繁重的開荒工作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就連很多干部都有精疲力竭之感;關系逐步惡化的原住民帶來了更大的安全保衛方面的威脅,雖然隔壁的新華夏島派了部分島嶼八旗土兵過來助戰,可誰都知道這些士氣不佳的客兵的戰斗力有多可憐,萬事還是得自己來;再加上比一般地區高得多的瘧疾發病率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彼時真的是義成地區創建歷史上較為艱苦黑暗的歲月,人民隨時面臨著勞役、死亡和疾病的折磨,試問又怎么可能有精力、有能力、有心氣修建起一條長達152公里的鐵路呢?
更何況,當時他們還在使出吃奶的勁修建一條在地圖上被標注為“義成二等國道”的公路呢!而且,這條公路的修建也非常不容易,完全是在新華夏開拓隊接上級指令的情況下,捐了幾萬元現金和一批建筑材料,同時選派了數千名馬來人戰俘前往義成地區后,才艱難地破土動工的。因此,當時哪來的資金、哪來的人手、哪來的材料修建鐵路?
義成二等國道的修建斷斷續續的,一直持續到三年前的春天(即1674年11月),才在自身的努力及各方協助下堪堪完工。這條長約150公里的二等國道前后修建了差不多十年時間,耗費了大量資金、材料和人力,甚至為了修建這條道路,數千名馬來戰俘因為各種因素死亡、逃亡了三分之一,上工地平整地基的當地百姓也前后因為勞役、疾病及野蠻人的突襲而死亡了數百人,可謂是一條浸泡了尸骨的道路。
但這些付出也不是沒有收獲的!義成二等國道全線完工后,義成、成皋兩縣境內的土著斯威士人、通加人、祖魯人也清理得差不多了(至少已經把他們驅趕到了遠離公路和東岸人聚居區的野地里),人口、經濟都有所發展,商品流通開始緩緩提速。再加上成皋縣北部大煤礦的發現,這一切都使得義成二等國道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升,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尤其是對處于偏西方內陸地區的成皋縣來說,這條公路就是名副其實的生命線。
當時間走到1677年12月上旬的今天時,義成、成皋已經擁有了九個定居點,超過二萬五千名居民,大量農田、水庫、果園、牧場、林場被開辟出來,黑人勞務工的大量使用(來自歷次“剿匪”行動的收獲),也使得諸如東岸建筑材料公司設立的兩家磚瓦輪窯、一家石灰窯、一家水泥窯這種勞動密集型企業慢慢運轉了起來,有力支持了本地區的各項建設。
因此,素來有好大喜功的評價的前義成地區行署專員邱海洋(似乎好大喜功是許多東岸地方主官的標簽,幾乎成了時代的烙印),又在今年年初動起了已經擱置差不多十一二年之久的義成鐵路的念頭,并想要將其從紙面上落實到現實之中。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瘋狂的計劃!即便是他多年的親密戰友、地區行署副專員、義成縣縣長肖敬宗也不例外,覺得實在太不靠譜了!因為他覺得,現在義成二等國道已經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了,在本土的南方車輛廠捐獻了整整一百輛重型貨運馬車之后,兩地間的各類戰備物資的運輸已經不再是一個大問題,甚至就連一些民間商品,都能借助這些隸屬于國營義成陸地運輸公司的車隊來回轉運。因此,肖敬宗就覺得,真的沒必要在剛剛獲得了短暫的三年喘息之機后,就又把自己陷入一個新的項目建設之中,要知道這可不是什么小負擔,保守估計也要150-200萬元才能全線修通。
不過邱海洋當初只用一句話就讓肖敬宗改變了主意,轉而積極支持起了這條鐵路的修建。邱大專員的原話肖敬宗已經記得不太清楚了,但意思還是相當明白的,就是他邱某人不知道走了哪位大佬的門路,竟然得到了在義成地區新設一家小規模的冶鐵廠的許可,并且已經由政務院批準、工商部正式具文、聯合工業信貸銀行發放貸款。
這種堪稱“奇跡”的項目的出現,讓肖敬宗目瞪口呆之時,也是同樣興奮到了極點。要知道,義成地區的成皋煤礦儲量大、埋藏淺、質量高,能夠穩定地為基礎工業提供至關重要的能源乃至原料,如果真的設立一家煉鐵廠并穩定運營的話,那本地經濟簡直就要起飛了,因為市場都是現成的!河中、新華夏、義成幾十萬國民,以及數量更多的非國民勞務工,如果再算上斯瓦西里海岸、奧斯曼帝國、波斯乃至印度,這樣的市場如何還不夠稱之為大的話,那么也沒什么好說的了。
當然了,義成地區設立了煉鐵廠,那么新華夏島夢寐以求的康化鋼鐵廠基本上也就沒戲了(事實上該項目已經被槍斃了),因為執委會顯然不可能在相鄰如此之近的這兩處分別設立兩家煉鐵廠,那不經濟,更不符合國家的部署。在以后,康化鐵礦——準確地說,那是有一個鐵金伴生礦,位于后世蘇阿拉拉附近,同時有少量白銀產出——大概率是為義成地區即將設立的煉鐵廠提供原材料了。因此,這家已經初步決定設在義成港海邊的煉鐵廠,同時有了鐵礦石和煤炭的供應,且距離都不甚遠,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日后前景被很多人看好。
當然對這家煉鐵廠的設立感到最不滿的無疑是新華夏開拓隊方面了,他們派了一支規模不小的代表團回本土進行爭取,結果卻只爭來了加速開發康化港硫鐵礦、黃金、白銀資源的投資,令他們大為沮喪。究其原因,除了時任義成地區行署專員的邱海洋路子野之外,或許新華夏島是殖民地地位而義成地區是正式國土地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即本土的大佬們不想講鋼鐵冶煉之類的敏感企業建在殖民地,從而與本土企業搶生意——甚至于,如果不是邱海洋極力爭取以及義成地區確實條件不錯的話,這家規模不大的小型煉鐵廠大概都建不起來,畢竟河中、義成地區雖然名義上是本土沒錯,可在實際操作中,其實就是個二等公民。
不過被新華夏島二十萬民眾同聲咒罵的邱海洋邱專員也已經受到了“懲罰”,因為在一手引進了義成煉鐵廠之后,他被宣布調任新華夏開拓隊隊長之職。世事之諷刺,大概莫過于此了吧,不過也許他邱某人并沒有太過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