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那些被強制入籍俄羅斯的東岸技工,米羅萬諾夫同樣顯得很為難,不論蔡振國怎么請求或者威脅,都顯得效果不佳。直到最后,米羅萬諾夫才松口表示,在東岸有家人的東岸技工,也許可以令其自己決定是否返回,而在東岸沒有家人且已在俄羅斯結婚成家的,就只能留在當地了。而且,他明確表示,他的這個僅僅算是“建議”,即他還需報經沙皇批準,因為這明顯超過了他的權限。
蔡振國想了想,覺得大概這也是俄羅斯人所能夠接受的極限了。這個國家性格比較強硬,上下敏感而自尊,能給出上述條件確實已經讓步不小,再糾纏下去也沒意義,只能讓談判完全破裂,因此便同意了米羅萬諾夫的解決方案,雙方皆大歡喜,進入下一議題。
下面談到商業方面的問題時,氣氛明顯就輕松愉快多了。米羅萬諾夫表示應加強兩國間武器、軍資貿易的份額,且東岸應出售一些相應的加工設備給俄羅斯,確保他們能夠修理損壞的槍械、火炮、鎧甲等物事,為此他們可以減少從荷蘭人那里采購武器、軍資的力度(其實現在荷蘭人自用還猶嫌不足呢),轉而從東岸尋求替代。
蔡振國對這個議題原則上表示同意。以國內如今的軍工業生產現狀,因為少了聯合省這么個大主顧,現在基本面臨著開工不足的窘境,若不是靠著奧斯曼帝國的訂單續命的話,這會差不多已經關閉三分之二以上的車間,轉而生產其他低附加值的東西了。這會俄羅斯帝國愿意頂上來,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東岸兩大軍工企業又可以開足馬力生產了,畢竟俄羅斯帝國軍隊數量龐大,稍稍裝備一些軍團就夠兩個廠生產不少時間了,大概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他們有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貨款。
要知道,俄羅斯提議加大東、俄貿易的基礎,完全是建立在他們與英格蘭、聯合省貿易繁榮的基礎上的。一旦這種貿易衰落,或者瑞典王國沒有與法蘭西王國正式結盟的話——這種可能性極小,因為傳聞瑞典軍隊已經有一部分部署到了與其交接的德意志邦國領地,為此勃蘭登堡-普魯士第一時間接收到了聯合省大量的武器和資金援助,其國內有超過兩萬軍隊被動員起來,準備與瑞典人交戰,一雪之前被吊打的恥辱——都可能導致俄羅斯人沒有充足的貴金屬來支付從東岸采購的商品或設備,而東岸對他們的特產又完全不感興趣。
不過看起來米羅萬諾夫卻信心十足,他表示俄羅斯帝國這幾年經濟發展很快,木材、桅桿、大麻、木焦油等船具成了大宗出口物資,糧食、毛皮、蜂蜜、蠟、獸脂更是該國傳統出口商品,帝國的財政收入還是很健康的,在國際貿易方面也一直是呈盈余狀態。如果東岸愿意與俄羅斯加深貿易聯系,那么完全不用擔心支付能力的問題。甚至于,如果他們愿意出口一些高質量的機械(如圓鋸、工業刀刃、木工車床等等)給俄羅斯,那么也許他們國內的那些林場、木材加工廠的產能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國際市場上擠壓來自波蘭、瑞典等國的市場份額,應該問題不大。
蔡振國感覺米羅萬諾夫說得也有道理,再加上反正東岸人是堅持不賒賬的,想來俄羅斯人也沒什么機會賴賬,有錢就買,沒錢拉倒,因此便在談論了一整天后,在晚些時分與對方簽了個框架性的協議,打算過兩天送到西班牙,交由李晴審閱、批準。
而談完了這個生意,下面就是重點的遠東阿穆爾河流域劃界的問題了。在這個事情上,雙方都很謹慎,一直扯皮了好幾天,才有了個初步的框架,不過因為不知道前線戰局發展,因此這個框架顯得有些模糊,后續還得進一步談。
目前達成的協議有:一、以斯塔諾夫山脈(即外興安嶺)直到流入大海(鄂霍次克海)的烏第河為兩國國界,但介于該山脈及烏第河之間的地方則暫做未定界區域,留待以后詳討。
二、在和約訂立之日以前之逃人,任其居留原處,勿需交換;條約訂立之后,雙方再有逃人,均應立即送還兩國邊境長官。三、凡持有護照之兩國屬民,準其過界往還辦理私事或買賣貨物。四、兩國屬民越境偷盜或殺人,如系少數人所為,則應以邊境城市處施以肉刑;如系聚眾合伙所為,同樣于邊境城市處以死刑,但不得因此而輕啟戰端。五、雙方交換俘虜,原則上一比一交換,若一方人數不足則以每人二十盧布的價格支付贖金。六、雙方應于阿穆爾河流域擇一開闊處各設立一處集市,定期進行邊境互貿,且集市由雙方共同派員監管。
基本上,目前雙方能達成的就這幾條了,其他的要么還在談,要么還需請示上級,要么還需了解前線狀況,因此一時半會得不出什么結論,只能擱置了,比如東岸人提出的南段國界以額爾古納河為劃分線的事情,就被俄羅斯人拒絕了,因為他們不認為那是東岸人的土地,同時也害怕東岸人的力量過分強大。
不過,無論是米羅萬諾夫還是蔡振國本人,都對兩國間最終達成和平協議頗具信心,因為這是兩國最高政府共同的需求,些許分歧根本不是障礙,早晚能夠談攏。而且,這次談判俄羅斯人根本沒提出東岸與克里米亞汗國和奧斯曼帝國間的密切聯系,顯然是不想將此事復雜化,因此蔡振國就更有信心了,兩國間應該能夠在明年(1676年)正式達成和平協議。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