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百三十九章 臺地(十七)

                第三百三十九章 臺地(十七)

                納韋爾瓦皮湖,在如今的東岸名叫“琥珀湖”,源自于東岸地理名人、著名探險隊長王大力。當時他在晚霞時分抵達湖畔,見晚霞映照下整個湖面呈現出一種湖泊色的美景,因此便取了這個名字。

                琥珀湖的名稱也很得當地人的喜歡——一群從金城、商堡方向,以及隔壁智利地區穿行山間孔道過來的移民,大約有五百來人的樣子,上個月剛剛抵達,尚是一窮二白的模樣。

                其實,無論是金商地區的移民,還是這會正往琥珀湖一帶適合墾殖的農業區擴散的移民,不說全部,至少大部分都是通過安第斯山的山間孔道過來的,只有剩下的一小部分是轉正的非國民勞務工。

                從安第斯山區過來的移民,一般在夏秋時節行動(因為冬春季節可能會有大雪封山)。他們從遠東大陸乘船,經太平洋航線抵達智利后,稍稍休整個一段時間,然后便在國家開拓總局的官員帶領下穿山越嶺,抵達巴塔哥尼亞臺地。

                這些人每年加在一起,大概有個三千余人的樣子,再加上上頭發過來的一些轉正非國民勞務工,勉強能夠湊足五六千人,以上也是整個巴塔哥尼亞臺地區(含麥哲倫海峽南邊的火地島)全年的移民份額了。

                每年五六千的移民份額,除少許是分散在廣闊的臺地草原上放牧外,絕大部分要么在沿海城市做工,從事海洋產業以及逐漸興起的毛紡業、陶瓷制造業;要么就是在河流——主要是在丘布特河、蘆蕩河、寶興河兩岸,黃洋河和火地島一帶較少——以及靠近安第斯山脈雨水較豐富的地區從事農業,前者多從事水果種植及深加工,后者以谷物種植為主、牲畜飼養為輔,偶爾有一些木材加工業,總之經濟確實很一般。

                可以說,要不是這些人都是政府主導安置的話,天知道他們會跑到什么地方去,或許河間,或許鴨子湖,或許東岸大草原,總之不太可能留在這個偏僻荒涼的地方。要知道,這里位于安第斯sd麓,與西麓的智利地區隔著整條大山,向東又是地跨千里的巴塔哥尼亞臺地,臺地上到處是黃褐色的單調精致,走半天都看不見一個人影——在這么一個極為偏僻、孤獨的地區生活,是需要極大的忍耐力的,不過好像這些來自東方的清國移民本身就很有忍耐力,在被東岸擄來之前一輩子都很少出村的他們,已經習慣于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枯燥單調的生活,對于自己能分到一畝五畝大小的耕地以及數量高達二十畝以上的草場(其實公地上的草場多的是,你要去放牧根本沒人攔你),很是驚喜莫名。因此,至少在他們一帶,還是很能夠扎根于臺地區,并對這種平靜、單調的生活安之若素的。至于他們的后代能不能像先輩這樣,那就是當地政府需要面對的課題了,戶籍問題只能延緩一二,但不能根本上解決人口的流出問題,不過這都是很多年以后才需要面對的麻煩,現在壓根不值一提。

                不過,住在琥珀湖這一片,除了孤獨之外,卻也不至于多么虧了。這地方處于安第斯sd麓一系列的橫切洼地之中,湖泊眾多、土壤肥沃,更是不像巴塔哥尼亞臺地其他地方一樣甚為缺水,天氣也不算太冷,年降水量為700多毫米,非常適中。就農業條件來說,這里確實是一塊很適合的所在,而這無疑是容納大量人口的基礎,雖然后世這里的人口可能也不會太多就是了。

                郭漢東率領的三個連的騎兵就停在了這個剛剛在地上畫了些白線,豎了幾根旗桿,打了一些地基的地方。士兵們在軍官的指揮下,

                三三兩兩地將馬匹帶到美麗的湖泊湖畔,讓馬自行飲用,同時也準備一會得空洗刷一些馬匹。

                情報參謀找來了這個名為“朔方”的新設小鎮(位于后世阿根廷圣卡洛斯—德巴里洛切城附近)的官員,向他們詢問了有關潰逃的特維爾切人的事情。結果不出意外,這些人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之前在定難鎮那片發生了什么,更別提留意土人蠻子的動向了。相反,情報參謀的問話還引起了他們的一陣緊張,因為這幫家伙可還什么防御設施都沒修建呢,人員都住在帳篷里或者干脆就是露天躺草堆里(現在是夏天,倒也沒什么),這萬一要是有什么兇殘的土人殺過來,他們這五六百名拓荒者說不定得全跪了啊。

                在這種擔憂的情緒主導下,朔方鎮的官員立刻停掉了手頭的事情,轉而將工作重點放到了修建房屋及防御設施上面而來。比如,他們拿出工具到附近的森林采伐了一些樹木,打算粗粗加工之后就修建軍事哨塔和寨子,以防御土人可能有的進攻——在植被相對稀少的巴塔哥尼亞臺地區砍伐樹木本是不被允許的,因為這很可能破壞本地脆弱的生態環境,但在植被較為豐富的安第斯山山麓一帶,卻是可以經上級批準后有條件地伐木。畢竟,在這個偏遠的地方,什么建筑材料都從外地運輸頗為不便,更不現實,再加上這兒雨水較多,建造地窩子、土坯房也不合適,因此上頭經過深思熟慮后給他們開了個口子,即允許他們砍伐一定數量的林木(規格都有標準)并登記在冊,待日后條件允許了再行補種,以免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遭到人為的損害,最終害了東岸人自己。

                被砍伐的樹木是本地常見的常綠喜濕品種,主要為兩種,分別是樹身高達的阿勞坎南美杉、落葉松。這些樹木高大粗壯、通透筆直,用來修建房屋、倉庫、哨塔和堡寨是再好不過的材料了,以印第安人那孱弱的武力和可憐的裝備——多年前他們可能還會得到西班牙人一些馬匹、刺劍或火槍的援助,但在兩國關系良好的今天,這些都已斷絕來源好幾年了——是絕對不可能攻破這種程度的堡壘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