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三百十六章 北寧(七)

                第三百十六章 北寧(七)

                “從航運價值來說,鐵特河不是什么好河流,甚至可以說比較差勁。”身穿呢子大衣的王志杰站在鐵特河南岸的灌木叢邊,用一種頗為惋惜的語氣說道。

                這會是八月隆冬,即便北寧地區緯度不高,但因地處高原,在一年中的所謂三九時節,其實還是比較寒冷的,因此這個探險隊幾乎人人都穿上了比較結實、厚重的衣服,而王志杰因為感冒,還特地加了一件呢子大衣御寒。

                “這條河是不怎么樣。”坐在一旁地上的蒙小虎砸了咂嘴,搖頭道:“河道曲折難行、險灘密布不行,就連很多地方的河床其深度都不夠,問題著實很大。這兩年其實還好,前年那次降雨較多,北寧縣郊外可是狠狠地泛濫過一次呢,將那邊耗費大量心血修建起來的道路給沖得夠嗆。我到現在還記得徐宇徐老專員那無語凝噎的表情,呵呵,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北寧地區修條路不容易的啊……”

                1665年的那次大洪水,其實就破壞來說不算很大,至少沒有過多傷及人員、牲畜,對房屋、田地、果園的破壞也很小。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和如今的北寧縣人口還不夠多、面積還不夠大有關(畢竟不是后世巴西的那個擁有超過2000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加之葡萄牙人建立城鎮時選址極好,多在地勢相對較高之處,因此即便發了洪水,不利影響也已經降到了最低,這大概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吧。

                但不管怎樣,鐵特河泛濫的客觀事實仍然存在。萬一將來這邊的人口大增,城區、田地、牧場、果園、工廠開始向外圍擴展,那么就勢必會受到鐵特河水患的影響,這一點不可不察。因此,鐵特河河道的疏浚、加深、挖寬,在未來都是必須要進行的工作,不然以后城市發展起來后隱患極大;另外,與之配套的沿岸大堤、泄洪地區(一般選沼澤、湖泊及其他支流)的建設也不能落下,必須大力投資,只有如此雙管齊下、多方施為,才有可能將鐵特河變害為利,造福北寧地區的人民。

                不過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與河間地區的治水工程一樣,是一項長期性的艱巨任務,要做好五十年、一百年乃至更久的持續投資改造的打算,也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治理好這條河流。而對于只有九萬多人口、四個縣十多個鄉鎮的北寧地區來說,一步一步慢慢來吧,鐵特河的綜合治理應與經濟發展的速度相一致,不用太過超前,當然更不能太過滯后,總之一切按部就班,但切切不能半途而廢。后世改革開放后中國長達三十年的水利建設投資欠賬,及其所帶來的惡果和教訓,穿越者不會不知道。

                “檢點一下物資吧,出來這么久了,也不知道何時能回家。”王志杰緊了緊衣服,說道。作為探險隊的隊長,他對最近一段時間的進度非常不滿意。距離上一次在伊圖鄉補給已經過去好幾天時間了,但他們壓根就沒走出去多遠,依然在曲折難行的鐵特河沿岸艱難跋涉著,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順利抵達鐵特河下游與巴拉那河交界處的目標。

                “目前看來還不少,但得省著點吃用了。而且,我覺得我們應該開始恢復打獵行動了,出門在外探險,不可能全靠一開始攜帶的物資過活,這不現實,尤其是在鐵特河沿岸這么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事實上我現在很不解,也很惱火,這些葡萄牙人,據說已經殖民了這里一百多年,那么這一年多年的時間里,他們又干了些什么?基本上大部分城市都集中在沿海地帶,內陸城鎮規模較小,甚至有些大型莊園都不比起差多少,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了。這些鳥人,一百多年來殖民內陸的步伐太慢了,白瞎了這片好土地。”蒙小虎抓了抓已經打結的頭發,用恨其不爭的語氣說道:“現在內陸地區一片荒蕪,偶爾見到一些莊園也大多廢棄(這個貌似是東岸人的鍋……),就連印第安人也見不到了,沒人供給我們食物,一切只能靠自己,交通條件又這么差。唉,這個探險,估計要搞到明年了!”

                蒙小虎的話讓隊里的一干馬夫、獸醫、伙夫、測繪員、警衛、制圖師、植物學家、醫生等紛紛起了共鳴,不過很快在王志杰瞪過來的眼神中止住了。蒙小虎打了個哈哈,從草地上爬起來,跑到另一側幫忙做飯了,那邊伙夫們正搭起了大小鐵鍋,煮茶的煮茶、燒水的燒水,幾條從鐵特河里抓到的鮮魚也已被處理干凈,伙夫準備一會做個魚湯,幫助隊里兩個腳上患病的人補充營養。

                另外警衛們也拖著疲累的身體,自覺地站到外圍警戒放哨。他們都是從退役老兵中招募而來的佼佼者,輔以一些在山林中活動自如的山丹人(都是些在圣保羅教區居住了幾年,稍稍適應了氣候的人),對地方情形比較熟悉的印第安人、投誠的馬梅盧科人,就組成了探險隊的警戒及偵察力量。

                看到大家都各司其職后,王志杰則靠在了一棵大樹上,開始寫起了探險日記:“……我相信,如果不立即開始果斷的行動,我們全都會餓死,因為北寧地區行署給我們的糧食只夠吃到10月上旬,剩下的糖、茶、煙、酒等只能吃到9月1日,罐頭已經只剩下不多的幾箱了,而且很笨重,我們攜帶起來很不方便。從北寧地區用船給我們輸送物資已不可能,因為就我們一路上勘測所知,險灘激流就已為數不少,更別提還有不少落差較大的河段,航運條件之差,是我探險以來所僅見的,甚至就連巴塔哥尼亞臺地上的很多河流,其通航條件也要超過鐵特河……”

                “河道既已不通,那么通過陸地用騾馬隊運輸物資的希望也很渺茫,因為距離實在太遙遠,道路也實在太難走。為了應對這個棘手的局面,我已經打算在地圖上所標示的一號地點留下十個人建立哨所兼臨時營地,并把剩余的面粉分一半給他們,為此他們必須接收數位這幾天突然病倒的病員并妥善照顧,直到我們返程再度抵達這里為止。如果可能的話,他們還需在附近打獵,同時派人給伊圖鄉那邊送信,不指望那個貧窮的鄉鎮能給我們多少幫助,但至少能要一些至關重要的鹽、酒和藥品過來。”

                “昨天我寫了出發以來的第三份報告,在此報告(1667年8月16日)中,我首先闡述了此番沿鐵特河考察的結果的重要性,以及因此而提出的下一步行動部署的變化。我的探險隊因為未曾預料到的疾病侵襲,目前已經陷入了比較困難的境地,但我們仍然沒有打算放棄。一路行來,我們趁著水位降低的有利時機,通過樹皮舟向西查看了很多河段兩岸的情況。我們考察的重點首先是這個地方有多大的幾率會被水淹沒,其次是這個地方的土壤條件如何,能不能便于設立農業定居點。最后,我們考察的是地形,即哪些地方適合建軍事哨所,然后以此為依托,向周圍可能遇到的印第安居民們宣布,他們現在受華夏東岸共和國的保護,我們會妥善安排他們未來的生活云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