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東大旱(十五)

                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東大旱(十五)

                就在蔡盛國等人于大澤鄉鄉政府內對著未來投資侃侃而談的時候,一艘從拉包爾港出發的1200噸級機帆運輸船,正在惡劣天氣中憂郁地向北獨行著,此時船只已行至金鐘島(后世馬努斯群島主島)以東洋面,不意海面上陰云密布、大風驟起、波濤洶涌,似乎隨時都能吞噬掉這艘不大不小的船只。

                老實說,這種天氣在赤道附近海域并不多見,一般來說,這里都風平浪靜,但也時不時地搞些狂風暴雨出來,且風向往往各方都有,讓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么航行——在沒有蒸汽動力的年代,曾經有一艘東岸帆船花了整整兩個多星期才艱難越過了赤道,據當時的水手們后來描述:“到了晚上,海面上處處都像著了火,泡沫迸濺,火星似的從船艏迸出,但到天明時就停止了。這種異乎尋常的海火使眾人大為驚奇,然后我們很快就遇到了好運氣,捕捉到了北向的洋流,順利渡過了赤道……”

                這艘名為“椰樹溪”號(一聽名字就知道由新華造船廠建造)的機帆運輸船的船長,可不敢保證自己的船只,就像那艘在赤道附近海域如無頭蒼蠅般亂撞了兩個多星期的風帆船那般好運,他們現在已經很接近赤道了,如果不是這場該死的、突如其來的大風的話,也是一天內就能穿越赤道進入北半球,但現在船長猶豫了,要不要冒險穿越呢?

                “都是該死的山東移民惹的禍!要不是為了等一批糧食,我們本不至于這么晚出海的!要是早一個星期的話,也許我們就不會遇上眼前這場災厄了。哦,對了,還有關在底艙里的那些法國豬,要不是他們在拉包爾鬧事,我們也早就走了。該死的,該死的,真是倒霉!”一名大約三十余歲的馬來水手悄悄抱怨了起來,因為他們這艘船在將一批來自明國淮安府的移民送至澳洲金山港返航并將一批工業品、牲畜和煤炭拉至拉包爾港后,等待了很長時間,才等到管委會當局最新籌措的一批糧食運抵碼頭——當地管委會為了籌集糧食支援山東,最近已經組織人馬征討了鄰近的美拉尼西亞人部落好幾次了,也是夠拼的,畢竟這與從蚊子腿上刮肉無異。

                水手抱怨的話語很快落到了巡邏至此的大副的耳中,

                兵團堡出身的年輕大副冷冷地看了一眼馬來水手,用警告的語氣說道:“水手,如果我再一次聽到你抱怨或影射有關移民的事情,我就做主把你扔進海里,而且船長不會阻止我這么做的,我保證。”

                說完,不待這個馬來水手誠惶誠恐地準備回答什么,大副又緊抓住身邊的纜索固定身形,然后轉頭朝跟在自己身后的水手長下令道:“船長有令,向金鐘島方向航行,以躲避風浪,立刻執行,動作要快!”

                水手長聽到后立刻離開去通知手下了,他的動作是如此之敏捷,以至于誰都看不出他是在猛烈搖晃的船甲板上穿行,這種老海狗,卻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是一艘遠洋船只上最為寶貴的財富。

                接下來的航行還真是頗為曲折,仿佛是天尊在著意考驗眾人一樣,在乘著東南風往金鐘島艱難航行了沒幾個小時,風突然間就慢慢變小進而完全消失了,仿佛其從來不存在一樣。而就在船長剛剛下令再度開啟船上的蒸汽動力系統、升帆(之前大風中已經降下了絕大部分帆面)轉向北方,以圖盡速離開這片詭異的海域之后,風又吹起來了,于是乎眾人一片手忙腳亂,最后又折騰了兩三個小時,才在入夜時分停靠在了金鐘島東側的某處小海灣內,然后下錨碇泊,打算等第二天早上看看情況再說。

                “幸好我們有蒸汽動力作為輔助,不然的話,風帆船越過赤道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不得不四處尋找洋流,捕捉赤道海域驟起的大風——這很不常見,且風向也難說——以至于所有人都要做好長距離、長時間航行的準備,這無疑增加了大伙患病的危險,大量的病痛往往就是在這個階段產生的。”經歷過純風帆時代的船長經驗豐富,此刻只見他望著金鐘島上那黑黢黢的崖岸與森林,用飽經滄桑的語氣吩咐道:“拉包爾管委會籌措這么點糧食不容易,也不知道是掃蕩了多少土人部落才搞來的。說起來,這些土人部落多年來從我們這里搞了不少良種、農具,學了不少農業技術,糧食產量倒是提高了不少,牲畜保有量也與日俱增。要不然,這次管委會組織千余人馬兵分數路大舉進擊,料想也是弄不到這如許多的糧食的吧?可惜了,那些美拉尼西亞人部落我都看過,以前與拉包爾港的我們的人關系尚可,貿易也做過幾回,如今為了糧食自是將他們一網打盡,唉,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啊。這些土人,哪里知道萬里之外的山東一場持續兩三年的大旱災,竟然使得遠在南半球的他們的部落一朝覆滅,這真是想破腦袋也無法預測的事情啊。”

                話說山東大旱發展至今,其事態的嚴重程度早就超出了登萊開拓隊一家的承受能力,為了救助跑到登萊的越來越多的明朝災民(目前其累計總數已達二十七萬之多,這是一個令人震驚與絕望的數字……),黑水、南方開拓隊也是各顯神通——

                黑瞎子港的鯨肉干、鄂霍次克海沿岸的巨量海產品(大馬哈魚、秋刀魚、沙丁魚、狹鱈是大頭)、庫頁島的土豆、黑麥和牲畜、阿穆爾河流域的燕麥和牲畜、蝦夷地的小麥、黑麥和牲畜、從日本貿易或搶來的稻米、從朝鮮勒索或“借”來的各類糧豆草料、舟山群島的魚、從清國境內走私來的糧食、與中國其他勢力貿易來的糧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貿易來的糧食、拉包爾管委會籌集的糧食,甚至就連澳洲兩個地方都貢獻了部分小麥及大量腌制的袋鼠肉,再加上寧波竭力“毀桑改糧”搞出來的增量糧食……

                這么多吃食匯集到登萊二地十余縣,堪稱死17世紀全球最大范圍的賑災行動,而這種規模的賑濟災民的活動,也只能由此時代表了最先進生產力的華夏東岸共和國“制造”了。只是這種賑災活動占用的成本,真要細究下來的話,委實也是個天價了:算上各類物資、牲畜、存糧、船只、人員等消耗的話,可能已經在二百萬元的樣子了,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上漲中,遠東多年的積儲為之一空,另外還欠下了一屁股債,讓知情人看了直搖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