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非諸君(二)

                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非諸君(二)

                雨越下越大,大到整個天際都一片白茫茫的樣子。

                麥金萊帶著斗笠、披著雨衣,在筑好的一段堤岸前仔細檢查著,看看工程質量有沒有問題。這是一段水庫堤壩,同時也是從鄉政府通往河碼頭、軍營的道路,加起來總長也不過區區數百米,全部以石子和細砂土鋪路,務求質量在水平線以上。

                修筑堤壩的是一群附近的黑人部落民,在被東岸移民征服后,自然而然地被抓到了各處工地上,充當苦力和消耗品。不知道是義成地區的環境太過惡劣了還是活兒太重、生活條件太差的緣故,本地的黑人勞工死亡率相當之高,疾病、勞役、蛇蟲都是造成他們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造成了奴隸逃亡事件三天兩頭爆發,讓人頭疼得很。

                十二月份是莫桑比克確切無疑的雨季(同時也是熱季),一年之中70%的降雨量都集中在這個季節之內。東岸人設立的義成地區處在濕潤的東南信風影響下,降水以暴雨為特征,從土壤吸收水分的觀點來看,這并不很有利。暴雨沖刷土壤表層,破壞建筑物(殖民初期以土坯茅草屋、木屋為主),淹沒低地——尤其是在沿海地帶,最大的暴雨往往都集中在此,且伴隨著雷鳴與大風(義成港約三分之一的雨日是雷雨日),有時候一陣大暴雨其降水量能達到200毫米,令人驚詫無比。好在最大的暴雨往往處在夏季后半期(往往不在降水量最多的月份),目前的義成港還處在比較“溫柔”的前奏下,這一點,已來此定居達一年半之久的東岸移民已經有所了解了。

                這里是滑臺鄉,位于后世的博阿內小城附近,滑河(即翁布魯奇河)北岸,設立于今年年初,由最初抵達此地的五百名淮安府移民及三百名廣州府移民共建而成,是義成地區最最深入內陸的一個據點了。

                滑臺鄉所處的緯度雖然是亞熱帶,但周圍的地形無疑還是典型的稀樹草原,土壤是紅棕壤,為非淋溶土壤或鈣層土的變種,發育在地形微緩起伏、年平均溫度26攝氏度、降雨量在800海米左右的條件下。這類土壤雖然有機質層不厚,但由于礦物質含量多,所以是肥沃的,這從當地土人種植的高粱收成就能看得出來。

                滑河兩岸還有一些沼澤土、沖積土,但卻無法有效利用來耕種,除非你去搞基建修好水庫、水渠和堤壩,不然就只能在旱季拿來放牧——與沿海地區的沼澤不同的是,這些內陸沼澤多是季節性的,雨季泥濘,旱季在熾熱的陽光照射下則長滿了草類。這些沼澤本身其實就是河流泛濫的產物,反過來又成為自然的徑流調節器,東岸人的土地多的是,暫時還沒窘迫到開墾沼澤的地步。

                今天是1663年12月25日,西方的圣誕節,不過在炎熱的義成地區,本地居民們才剛剛將地里的玉米料理好,然后匆匆趕到設在鄉里的道觀前——大慈大悲的道士們正在給人們免費發放藥品,其中既有阿司匹林等普通藥品,也有新出的風油精、清涼油、驅風油等藥物,后三者在義成地區尤其受人們歡迎。

                麥金萊剛剛已在道觀里領完了自己的那份,感謝天尊的慷慨,使得他們這些僻居偏遠蠻荒之地的可憐人也能得到一絲慰藉。作為從新華夏島交流過來的干部,滑臺鄉代鄉長麥金萊是本地的最高長官了,兼任鄉武裝部長的他除安排鄉里正常開墾事務外,也能指揮駐扎在附近的五百名島嶼八旗土兵——這些馬來人近些年也大面積改信了天尊,為此受信任程度提升了一個等級,裝備和待遇也有所提高,這相對應的,士氣和戰斗力嘛自然也不是以往可比的。

                其實說實話,在像義成地區這樣的非洲大陸上,東岸人還是敢放手使用這些新華夏島土人的,蓋因他們不是本地的原住民,且膚色也和東岸人較為相近,與本地的通加黑人(班圖人的一支)根本不是一路(相反從人種和膚色上他們更親近東岸),因此充當起東岸人在義成地區擴張的打手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不過一般來說用到島嶼八旗土兵的時候并不多,本地的通加人居住分散,文明程度低,戰斗力比起科薩人有較大差距,因此在被東岸人痛毆過一兩次后,現在都很自覺地搬離了各個東岸定居點附近,將土地讓了出來。

                而事實也證明,通加人占據著這么肥沃的土地本身就是最大的浪費。這些人的農業技術極差,水利設施幾近于無,因此東岸人在驅走他們后,接收的僅僅是一些粗粗整飭過的農地罷了(農地中石子、樹根也不少),他們還得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庫,不然的話,一旦到了旱季降水少、蒸發強烈的時候,農田灌溉出現麻煩是大概率事件,很多時候甚至人畜飲水都可能出現問題,你沒看那些通加黑人旱季時要去干涸的河床底部尋找殘存的水泊,甚至有人還去喝山洞里的發臭水體么?因此,想在義成這種降水季節性差異很大的地區發展農業,大規模修建水利設施就成了必然,而這顯然也是麥金萊下一陣子的工作重點。

                “雨季下起雨來一片昏天黑地,但很多都白白浪費掉了,委實可惜。一旦到了旱季,降雨量驟降,蒸發量大增,那時可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還是要建水庫。”麥金萊一頭扎進了一個木質哨所內,看著外面白茫茫的一片,感嘆著說道。

                東岸人在雨季來臨前曾經利用捕獲的大批通加人奴隸開挖了不少蓄水池,蓄水池利用一些天然沼澤或微型湖泊進行開辟,目前尚未完工,主要原因是建筑材料的缺乏——更準確地說,是石灰、水泥、磚石的缺乏——此時天空傾瀉而下的雨水已將水庫底部灌滿,與滑河之間間隔著的大片沼澤地也漸漸被水流占據,水庫與滑河,看來遲早要融為一體了。

                “水庫雖然尚未完工,但至少有相當一部分水體要被留下了,野外四散的玉米、香蕉、水稻田,到了旱季時也不至于難以為繼。”麥金萊一屁股坐在了一張松木打制的椅子上,一邊招呼著下面人給他上茶,一邊說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