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港碼頭草草吃了頓午餐后,邵元義給自己和隨員包了輛出差馬車,然后沿著疏港公路——竟然是瀝青鋪設的,原料估計來自焦化廠副產品,由此也可見平安縣政府財力的充裕——前往火車站坐車。
自1655年年底破土動工以后,平柳線(平安港—柳樹營鄉)這條由陸軍部、中鐵公司百般籌集資金修建的鐵路,但斷斷續續修了三年時間后(中途因資金問題數度停工),這條長約57公里的鐵路終于在去年年底全線貫通了。中鐵公司隨后就從梅林縣調來了火車頭及車廂,對這條線路進行試運營,在發現情況一切良好之后,中鐵公司宣布平柳鐵路正式開始商業運營。邵元義等人這回便打算乘坐這趟列車前往柳樹營,然后與在當地等待的衛生部官員一起,騎馬趕往位于定軍山南麓的定軍堡。
奔馳在平柳鐵路上的機車是最新的“拉普拉塔之星”型,一路上開得又平又穩,57公里的路程一個半小時便到了,快捷得令人難以置信。要知道,57公里的距離即便對于東岸陸軍來說,也要兩天的行軍時間呢,更別提對于后勤輜重部隊來說了,那只會花費更長的時間,因此,平柳線對于東岸人控制定軍山脈來說,其意義著實是戰略級別的。
當然了,在陸軍和鐵道總局的謀劃中,57公里的平柳線僅僅只是北方鐵路的某一段罷了,該鐵路的真正走向,其實還是沿著后世巴西修建的鐵路線(阿雷格里港—帕蘇豐杜城),沿著定軍山脈間低矮平緩的谷地,一路延伸到巴西高原南段,將東岸人的觸角觸底深入到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并為以后北上征服更多的土地預做準備。
不過,由于缺乏資金和器材,北方鐵路目前通車的路段還就只有一個平柳線呢,至于從柳樹營(7500余居民)到定軍堡約65公里的鐵路線,目前仍在進行前期建設之中。陸軍部這些年來每年冬天都輪番調集各縣民兵前往熱拉爾山脈中,一面展開以戰代練行動,錘煉各部戰力;一面則也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糧食、牲畜及勞動力(瓜拉尼蠻子),以更好地補貼鐵路建設——據不完全統計,這三年多來東岸人已在熱拉爾山脈乃至巴西高原南段展開了多次行動,共先后虜獲了超過一萬名瓜拉尼蠻子及大量糧食、牲畜、皮革等物資,而也正是這些物資和勞動力,才有力保障了北方鐵路的建設,畢竟這不是一條獲得中央政府正式投資的鐵路,一切都得靠自己。
邵元義等人在柳樹營車站下車后,隨即便加入了一個規模不小的車隊之中。這個車隊擁有二百余匹騾馬和三十余輛大車,滿載各類物資前往數十公里外的定軍堡。隨隊同行的除一隊全副武裝的押運民兵外,還有五百余名新移民,他們將前往定軍堡以北、新設立的殺胡堡墾荒定居——殺胡堡位于后世南里奧格蘭德州恩坎塔杜鎮附近,是一個設立于1657年底的定居點,目前擁有居民兩千余人,以稻麥混合種植為主。
5月20日,車隊緊趕慢趕之下終于在傍晚時分抵達了如今已有四千余居民的定軍堡,邵元義等人在和城內的道教醫院負責人商談一番后,決定事不宜遲,立刻就遣人召集分散在各地的村醫到醫院集合,然后一起上課接受培訓。
5月22日,當大部分醫務工作者都齊集道教醫院后,邵元義便站在醫院前的露天大院里,給眾人講起了各類疾病的特點和傳播方式,同時也結合自身經驗講了講如何判斷一些常見的傳染疾病,最后,他還用攜帶而來的部分醫療器械實地演示了下如何輸液、輸血、測量血壓——他看得出來,這些所謂的“醫生”多半都是不合格的,且其中很多人(尤其是村醫)的基礎薄弱得令人驚訝,但沒辦法,東岸的國情就是這樣,人才實在是太少了!因此,邵元義和助手們還是死馬當活馬醫,盡量用淺顯易懂的語向村醫們教授了如何發現并隔離一些惡性傳染病(治療完全不指望他們,事實上道教醫院對大部分傳染病的醫治也束手無策),以免疾病給國民們造成過大的傷害。
培訓工作整整持續了三天,5月24日,邵元義終于結束了這項累人的工作,打算在此休息兩天后便返家休息。而就在這個時候,定軍堡內突然傳來了一個消息:南方一些地區的秋播工作已經結束一段時日了,故陸軍部例行調動了不少民兵前來北面山里剿匪,某部先鋒目前已經抵達附近——這次是陸軍部的莫總參謀長親自帶隊!(未完待續。)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