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7年1月15日,天陰沉沉的。
波濤洶涌的大西洋已經被甩在了身后,由海軍中校陸銘率領的東岸艦隊緩緩離開了奧斯曼帝國的阿爾及爾港,朝下一個目標——托斯卡納的比薩港而去。而在這三十多艘艦船中,擔任旗艦的“八月十日”號的側舷剛剛進行了一番緊急修理,一些被炮彈損壞的船板也得到了更換。
這艘強大的戰艦是在突破直布羅陀海峽時遭到西班牙大西洋艦隊的攔截而受的傷。當時龐大的東岸船隊正準備趁著黑夜偷偷穿越海峽前往意大利,但在此巡邏的三艘西班牙船只很快就發現了動靜。無奈之下陸銘帶著兩艘戰列艦、兩艘護衛艦前去驅逐敵人,以便掩護笨重的運輸船隊脫險。畢竟這里是直布羅陀海峽——西班牙人的老巢,并不清楚目前西班牙海軍實力的陸銘只能決定盡快殲滅或驅逐這三艘西班牙船只,然后跟上船隊立刻逃之夭夭,他可不敢在這里與西班牙海軍主力進行決戰,因為他心里根本沒底。
戰斗的結果顯而易見,三艘西班牙船只中兩艘是小噸位的槳帆戰艦,另外一艘是400余噸的護衛艦。面對火力強大的東岸阻擊艦隊自然是被打得灰頭土臉。兩個小時后,一艘槳帆戰艦“圣安東尼奧”號被擊沉,另外一艘被擊傷逃入淺水區,至于最后一艘護衛艦“圣尼古拉斯”號(戰后審訊俘虜得知)則早早見勢不妙逃向了加的斯的方向,似乎是回去請援兵了。
心里擔心商船隊安危的陸銘沒敢追擊那艘西班牙船只,在扔給了俘虜的十余名西班牙水手一艘小艇后,陸銘率領四艘戰艦匆匆離開了交戰現場,追上了護航船隊。然后進入了離此最近的友好港口阿爾及爾,一邊修理船只一邊進行補給。
1月15日,補給修理完畢的東岸船隊與“巴耶濟德”號戰列艦告別,然后順著大西洋上吹來的溫暖西風朝意大利西海岸的比薩港而去,并于1月22日成功抵達了這里,一路上并未受到任何攔截或攻擊,這令一直小心翼翼的護航船隊略感一絲欣慰。
在花費一個星期時間搬運商品、結算貨款后,東岸船隊再次于1月29日離開了比薩港,然后向南進入了船只繁忙的第勒尼安海。這片繁忙的海域此時到處是南來北往的船只,其中既有地中海常見的老式槳帆船,也有現在越來越流行的縱帆船。在這其中,大部分的船只都屬于熱那亞,少部分屬于法蘭西、那不勒斯、托斯卡納,至于西班牙的船只,則真的很少看見。偶爾見到一艘的話,對方一看到這支懸掛著紅底雙劍蒼鷹旗、且規模龐大、多大型船只的船隊后,立刻便躲得遠遠的,再也不敢靠近。而東岸船只此時也是一心趕路前往奧斯曼,對于這些小魚小蝦也懶得去管,因此雙方一時倒也相安無事。
不過好運終究是會結束的,2月2日,先導船“自由貿易”號上的瞭望手發出的略帶顫抖的嗓音立刻打破了整個東岸船隊寧靜的晌午時光,剛剛結束午餐沒多久的陸銘立刻走到艦橋圍欄邊開始觀察敵情。
“一艘四桅大戰艦、四艘三桅戰艦、五艘兩桅戰艦、十一艘槳帆船、十五艘小型運輸船,大部分懸掛著西班牙王國旗幟,但小部分似乎是那不勒斯船只——雖然這個地方如今也屬于西班牙領土。長官,情況看起來很不妙!”兵團堡35屆航海類畢業生、新近調來的實習大副姜耀輝端著望遠鏡,有些憂慮地說道:“他們一定是最近剛剛緊急召集起來的艦隊,也許是剛趕到那不勒斯沒多久,很顯然,他們的目標就是我們!”
“來得及躲進附近的港口嗎?”陸銘同樣舉著望遠鏡,一邊仔細觀察著西班牙人的陣型。西班牙人打頭的是一艘排水量在千噸以上的四桅大型戰艦,火炮數量很可能在60門以上,這即便是在當年的無敵艦隊之中,也是一等一的主力戰艦了。如今竟然也被派到了那不勒斯,西班牙人還真是看得起我們啊!至于其余的那些戰艦,雖然也很麻煩,但顯然還不至于讓陸銘如此動容。因為海上交戰,沒有任何花巧之處可取,比的就是雙方誰的船多、炮多,誰的戰斗意志更頑強,誰的船只性能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