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戴榮小心的往外看了一眼,小聲道:“偷什么偷,那是放糧,我拿了巡察御史手令的……不對,我們沒偷,回頭災情一過,立即想辦法買糧補上,偷放糧的事就我們這幾個知道,不許外傳。”
“是。”
戴榮是個很靈活的人。
雖然薛韶留了手令,但他覺得,與其把責任推到薛韶頭上,不如先偷放糧,手令拿著,若事敗,再拿出來保命;
若他事后補上糧食,抹平了賬目,那就是小舟從此逝,再無人得知。
他這兩天正天人作戰,到底是把責任推給薛韶,還是自己扛。
他都快自盡謝罪了,突然有糧來,可見老天爺還是眷顧他的,不舍得他死。
戴榮喜滋滋的去接糧。
陳文正通過手下的兵四處散糧,他有天然的優勢,因為他有水師的人脈。
只要借口幫富商運糧,出一點小錢,他們就能把糧食從山東和廣東運到江南來。
山東的糧食賑濟南直隸和浙江,廣東的糧食則運往江西和福建。
潘筠不知道,她請武林盟購買的糧食有近三分之一是通過陳文的手進的。
所以,朝廷的賑濟糧沒到,江南軍民便自救起來,等于謙緊趕慢趕到達南直隸時,災民臉上已現笑容,道路兩旁依舊有數不盡的乞丐和流民,卻都不閑著,而是都擼著袖子幫忙清理倒塌的房屋,
于謙了解到實情,不由道:“正當眾志成城。”
然后就決定去江西見一見這名名揚江南的潘筠道長。
他倒要見一見這個能讓皇帝頭疼,又讓薛韶小友贊不絕口的人。
她如此宣揚自己,注重名聲,攬取聲望,是有意求名,還是無意為之?
匆匆趕到玉山縣的王質此刻便坐在一個茶棚里問潘筠同樣的問題:“潘道長如今聲望直沖云霄,是有意求名,還是無意為之呢?”
潘筠剛送走一波災民,渴得直接抱起茶壺噸噸喝水。
喝舒服了,她這才放下茶壺,長舒一口氣,坦然的回答道:“有意的。”
王質沒料到她如此坦誠,臉上多了幾分笑意,笑問:“你一個道長,求名作什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