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采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
眾人的注意力被再次吸引到常浩南這邊。
“常工你是指……”
剛剛那位提出給兩個吊艙設計不同功能然后分工協作的工程師也看了過來。
他真心覺得自己的方案已經相當完美了。
雖然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投機取巧,但至少是比較有技術水平的投機取巧。
“剛剛郭工提到的讓接收和發射天線分時工作,我認為是可行的。”
常浩南一句話讓徐洋瞪圓了眼睛。
那個表情基本上就是“我讀書多,你騙不了我”。
不過他又緊接著繼續說道:
“不過傳統的兩種方式,無論是全脈沖還是短脈沖,都是以所捕獲到雷達信號的一個時寬作為單位進行工作的,即便是后者,也只是利用雷達信號的一小段信號進行首尾相接的循環轉發,要到下一個時寬才會開啟新的接受-計算-發送流程。”
“但我們可以在保持目前硬件總體結構不變的基礎上,用雷達發射脈沖一半寬度的信號作為干擾信號。”
“一半寬度?”
這個略顯驚奇的提議最開始在人群中引發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波瀾。
不過很快就有人反應過來,似乎從理論上講,這種做法是可以行得通的。
尤其是對于越來越常見的線性調頻脈沖壓縮雷達來說。
只不過,哪怕在美國,電子戰這種東西目前也還處在發展的蠻荒階段,倒是還沒聽說過有人去系統性地論證過這一點。
“可是,如果還是采用之前的先采樣經過信號儲存之后等半個周期再轉發,那么也不過是把假信號滯后的距離從10-15k變成了5-75k,這個距離無論對于雷達還是雷達操作員來說都不具備什么欺騙性,同樣起不到掩護真實目標的作用啊。”
說話的還是之前那位工程師,顯然他還想要為自己的方案掙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