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還想買生鐵,但被我們否決了,別的他們也不要了,就要鹽。”
生鐵是不可能給的,生鐵會沉淀成兵器,鹽是每天必須的消耗品,一卡脖子就完蛋。
“除了李建成外,還有什么別的事情?”
張云秋道:“啟稟殿下,還有就是登基的籌備,按照盛大隆重,又不鋪張浪費的原則,我們用了大業二年先帝在洛陽舉行登基大典的各種物資,放了十幾年,基本上還能用,有些只要稍微翻新一下,這套典儀物資如果全部用新的,至少要耗費三十萬貫以上,我們用舊物,只花費了五千貫錢。”
“還需要筑祭天壇吧!”
“殿下,宗廟里就有現成的祭天壇,用銅塊澆筑而成,我們可以把它運到紫微宮前。”
“用銅澆鑄而成?”蕭夏著實吃驚。
劉文靜笑道:“確實是用銅澆筑而成,用了五百萬斤銅,后來天子去洛水三次祭祀,也都是把它搬去洛水,沒有再造新的祭壇。”
蕭夏搖搖頭道:“太奢侈了,沒有這個必要,登基結束后就把它熔解鑄錢,讓后專門找一個地方修建一座天壇,不管什么儀式都用上的那種!”
“微臣遵令!”
晉王即將登基的消息早已經傳遍洛陽,甚至已經傳遍周圍所有的郡縣,基本上每個人都深信不疑,在絕大多數人的心中,晉王早就是大隋天子,先帝死后,他就是必然繼位者,反倒是幾個皇孫,九成人都不認可,天下大亂之時,必須有一個強勢君主重新統一天下,恢復秩序和安寧,幾個皇孫顯然不具備這個能力,晉王登基已是眾望所歸。
這天上午,在大朝上,太后蕭后正式宣讀了文帝遺詔,宣布晉王楊夏以皇太孫的名義,繼位其父大統。
這就從法理上解決了晉王的繼承權問題,蕭太后同時宣布,十月初一吉日,皇太孫晉王登基皇位,消息傳出,整個洛陽都沸騰了。
元孝矩乘坐馬車在天街上緩緩而行,他瞇眼望著大街,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就仿佛上元節一般,每個人的臉上都喜氣洋洋,晉王登基,給所有人都吃下了定心丸,曾經動蕩不安的洛陽又要重新復蘇了。
元孝矩心中也很踏實,晉王在回來的第三天就專門接見了他,對元家的退出武川會、遷徙洛陽的實際行動十分贊賞,元孝矩被封為上清閣大學士,元弘嗣出任兵部侍郎,這就是對元家的褒獎。
元孝矩當即代表元氏家族向朝廷認捐了一百萬貫,有了真金白銀和堅決的態度,元家終于過了這一關。
元孝矩已經老了,外表看起來就是個衰弱干瘦的小老頭,他也感覺自己沒有多少時間了,所以他每天都要出來走走,好好看一看這個世間。
馬車進了安業坊,元家在安業坊內有一座大酒樓,原來叫西魏酒樓,現在改名為上元酒樓,上元酒樓在洛陽就有八座,之前被王世充沒收,后來蕭夏又全部還給了元家。
馬車在酒樓停下,隨從連忙打開車門,小心翼翼將元孝矩扶下來,他剛走上臺階,便聽見有人喊他,“元世叔請留步!”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