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準備
僅僅十天時間,蘇定方就從榆林郡返回了太原,他帶來一個讓蕭夏震驚的消息,榆林郡并沒有三千突厥駐軍,不是突厥軍隊返回草原,而是從來就沒有在榆林駐扎過。
這就和朝廷的軍報不符了,蕭夏之所以認定榆林有三千駐軍,這是楊恭仁去年給朝廷上的一份軍報中記載,突厥在河套駐軍一萬人,其中前套駐兵四千人、中套和后套各駐兵三千,后套就是榆林郡,黃河‘幾’字型向南轉彎處。
現在楊恭仁的報告居然有問題,蕭夏著實無法理解,他很了解楊恭仁,在做凌煙閣武士時,蕭夏便知道楊恭仁是很穩重且認真的人,絕不會故意造假,只說明楊恭仁也被騙了。
旁邊,蘇定方小心翼翼匯報道:“要不要卑職繼續向西挺進,進入五原郡?”
蕭夏沉思片刻道:“現在時機未到,再放一放,在榆林郡駐軍三千就足夠了。”
蕭夏隨即改任李靖為晉北總管,統兵三萬駐扎善陽縣,負責婁煩、馬邑、雁門、定襄、榆林五郡的防御,又任命崔奉賢出任太原郡刺史,在太原郡駐兵兩萬,蕭夏凱旋班師。
回到洛陽時已是九月中旬,隋軍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在數十萬百姓的夾道歡迎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入城,隊伍整齊,聲勢浩大,兩側百姓載歌載舞,敲鑼打鼓,歡呼聲不斷。
當主帥蕭夏在三千騎兵簇擁下騎馬入城時,整個入城閱兵式達到了高潮,無數百姓振臂高呼,熱淚盈眶。
“萬歲!萬歲!晉王殿下萬歲!攝政王殿下萬歲!”
呼喊聲響徹天際,蕭夏騎在戰馬上,不斷向兩邊百姓揮手。
這一刻蕭夏的聲望到達了,同時也讓禮部的官員們如釋重負,他們正絞盡腦汁考慮怎么實施瑞兆,現在似乎不需要了,大軍凱旋歸來就是最好的瑞兆。
蕭夏返回了家中,盡享家庭歡樂以及妻妾們的如水柔情。
次日上午,劉文靜和張云秋一起來皇帝拜見晉王,蕭夏在自己皇宮內的書房,山齋院接見了二人。
“啟稟殿下,卑職要匯報唐王世子李建成來洛陽的情況!”
半個月前,李建成來洛陽請求恢復通商之事,就是為了鹽而來,蕭夏在太原接到了鴿信,隨即進行了批復,允許賣鹽。
蕭夏只是原則性同意,但具體怎么談則是資政堂決定。
“劉尚書請說!”
劉文靜欠身笑道:“李建成拿出一份一攬子購貨清單,鹽只是排在
登基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