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眼睛一亮,“這是個好辦法,江南柴禾貴啊!一捆柴要好幾十文錢,以后大家燒煤,山也不會砍成禿子了。”
“這件事需要慢慢來,目前煤產量不多,主要用在熬鹽、熬硝和冶煉上,就算做出煤餅也要先考慮軍用,等煤炭足夠多了再考慮民用吧!”
蕭夏考慮的當然是蜂窩煤,它的出現將極大改變人們的生活,使用火更加安全、高效和經濟,使人們從木柴時代進入到煤炭時代。
但蜂窩煤實際上在西漢時就發明了,但不知為什么沒有推廣起來,或許和煤炭的產量低有關系。
………
接下來的幾天,蕭夏都很忙碌,接見官員,江陵的船隊也到了,鋪天蓋地停泊在長安對岸的京口沿岸,軍部的駕署官員逐一進行登記造冊,由三座官方的造船工場開始了軍船全面翻新維護。
這天上午,蕭夏來到了火藥署,這是他臨時安排的,軍器署署令王樸送來一份通知,今天上午將進行火藥試驗。
火藥匠頭邵發帶了七個徒弟,自從去年底硝石運來后,他們師徒八人便開始沒日沒夜的研究,熬硝、配藥,反復試驗,總結經驗。
也漸漸被他們摸出一點點規律。
火藥署位于江都城西面,距離江都城三十里,緊靠一座大山,占地百畝,由官署、研制所、倉庫和試驗場洞組成。
蕭夏來到研制所,大匠邵發迎上來,“參見殿下!”
蕭夏微微笑道:“聽說你們琢磨出一點名堂,是什么名堂?”
“啟稟殿下,我們發現了硫磺和炭的關系。”
“怎么說?”
“把火硝固定為七分,如果硫磺多放,就是爆炸藥,如果硫磺少放,炭粉多放,它就不會爆炸了,而會把竹筒沖上天去,我們叫火箭藥。”
“不錯!不錯!”
蕭夏贊許道:“居然造出發射藥了,有沒有什么研制好的火器?”
“卑職給殿下看個好玩的東西!”
邵發拿了一個兩截的竹筒,走到外面空地上,把竹筒放在地上,點燃了火繩,片刻,‘嘭!’竹筒騰空而起,足有數丈高,緊接著‘啪!’一聲巨響,竹筒在天空爆炸了。
蕭夏哈哈大笑,這是二踢腳啊!居然被他們發明出來了。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