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不斷
回到大營,裴文安低聲對蕭夏道:“殿下,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與其問朝廷要魚,不如問朝廷要漁!”
“什么意思?”
“卑職的意思是,最好把從前的南朝工匠都要回來,我們現在只有百名優質鐵匠,如果鐵匠增加到一千人,兩萬支槊刃四個月就能打造出來。”
蕭夏點點頭,“魚和熊掌我都想要,先試試看吧!看看天子能不能答應!”
蕭夏心中也沒底,他最近提的要求太多,父皇不一定肯給了。
不過他有一招殺手锏,那就是遼東,一切往征討遼東上套,說不定還有一線希望。
回到自己官房,蕭夏當即給天子寫了一份奏卷,交給房玄齡,由房玄齡用專門的奏卷套封好,派人送往洛陽新設立的進奏院。
進奏院的官員會通過奏卷套的顏色和式樣,來決定交給朝廷還是直接上陳天子。
蕭夏又問房玄齡道:“最近我有沒有什么大事安排?
房玄齡看了看記錄道:“六十四名江南官員會陸續來江都報到,明天
進展不斷
劉文靜吩咐一名官員幾句,官員匆匆去了。
蕭夏隨即來到碼頭,碼頭正忙碌卸煤,運煤的船老大愁眉苦臉,雖然賺了雙倍的船錢,但船里里外外都弄臟了,他怎么給別人運貨?
蕭夏見滿地都是煤粉,再細看卸下的煤,基本上都是煤渣和煤粉,大塊煤不多。
他奇怪地回頭問鄭榮道:“我記得上次煤都是以大塊為主,為何這次都是碎煤和粉煤?”
鄭榮連忙道:“回稟殿下,這船煤其實是最后的船只,裝船時基本上是塊煤先裝,剩下的粉煤和碎煤最后裝船。”
“原來如此,我還以為煤質都變細碎了。”
劉文靜在旁邊笑道:“殿下,這種粉煤不好再用了吧!”
蕭夏微微笑道:“怎么會不好用呢,你忘記我們在河西怎么制作三珍餅嗎?”
“殿下是說用水把他們攪成餅再曬干?”
蕭夏搖搖頭,“光用水不行,還得加一點黃泥,增加黏性,煤和泥大概二八分吧!捏成一個個雞蛋大的煤球,賣給百姓燒火,以后大家就不用買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