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燙……真燙……”
李渠趕緊說道。
“對不住顧公,老夫一時不慎燙了舌頭,摔了這么好的食材。”
他想打岔。
顧道根本不在意,一邊吃,一邊暢想。
“朝廷不信我,我也沒有必要回去,我不要什么吳王,江南王挺好。”
“魏無極厲害,別看只有四萬人,可是竇慶山和駱馳都不是他的對手。”
“他在江北鬧騰得越兇,朝廷就不可能拒絕我的要求,因為要殺魏無極,舍我其誰?”
“三位大人,你們說,是不是火候剛剛好?”
原來,是這么個火候剛剛好。
果然是火候剛剛好。
李渠被‘江南王’三個字嚇到了,顧道真的想要在江南自立為王。
一點不背人了,而且還要招攬他們三個。
“不至于,顧公,何至于此?”
李渠趕緊說道。
溫爾雅吃完了一碗,自己又盛了一碗,光吃不說話,他沒想好怎么說。
顧云璋不出聲。
他想得更加深遠,‘江南王’未必是顧道的極限,前景大有可為。
強大的遼東,富庶的江南,簡直是如虎添翼。
東呂國和江南,正好把蜀中夾在中間,加上顧道在蜀中經營很深。
拿下也不是問題。
大乾三分,其二已經在顧道手中。
控制了這么大的實力,就算他沒有想法,怕是手下人也會有想法。
權利就是猛獸。
會推著顧道往前走,一旦他走上那個位置,按照傳統,就會追封祖宗。
我是他親爹,他不認也得認。
嘶……
太上皇啊!
顧云璋趁著喝湯,用碗把臉遮住,他怕自己的笑意漏出來,不合時宜啊!
太不合時宜了。
“修之,你應該有怨氣。”
溫爾雅吃完第二碗佛跳墻,開口了。
他終于想好了說辭。
“太后禍國殃民,猜忌功臣,廢掉她就是,這件事我們都支持你。”
“你有大功,當名垂千古,豈能自甘墮落,以至于最后在史書上遺臭萬年?”
說道這里。
他目光望向北方。
“你可還記得,在通衢關你喊出那四句,成為無數讀書人的目標。”
“青松山百姓,把你當做萬家神佛。”
“修之,你是有慈悲心腸的人,真的忍心百姓陷入戰火,流離失所?”
“一旦你跟朝廷南北對峙,必然引發外族趁虛而入,中原大地生靈涂炭。”
“修之,這就是你想看到的么?”
這一番話,大仁大義。
溫爾雅沒稱呼顧公,而是稱呼顧道的字,這樣更顯得親近。
試圖打動顧道。
顧云璋心中一突突,溫爾雅這番話,他聽了都要思量半天。
真怕顧道被打動了
可惜顧道根本沒往心里去。
“為了百姓,為了名聲,為了大乾,我就得忍著,我就得讓著,我就得當沒發生?”
顧道冷哼一聲。
“自古以來,忠臣孝子,除了史書上寥寥幾筆,還能得到什么?”
“一輩子憋屈,還要賠上子子孫孫?”
顧道已經有些生氣。
“這世上,最壞的就是寫史的,給惡人歌功頌德,給老實人套上枷鎖。”
溫爾雅愣住了。
李渠和顧云璋也蒙了。
從未聽過這樣離經叛道的話,怎么可以如此編排史書,更不應該質疑那些寫史書的人。
可是仔細一琢磨,也未嘗沒有幾分道理。
他們都是讀書,而不盡信書的人,下意識地提煉顧道的觀點,想要反駁。
好人,就應該受欺負么?
當然不應該,可是不應該,為什么還要讓他們受了氣,要忍著,讓著?
他們還在想反駁的條理。
顧道繼續。
“我珍惜所有生命,也愛這天下百姓,更喜歡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為了這一切,我也可以在戰場上拋灑熱血,也可以隱忍退讓。”
“但是……”
顧道聲音突然拔高,仿佛做出最終宣。
“不要以為,我會為了這些,就任人宰割。”
“要是因為我的反擊,會造成烽火遍地,洪水滔天,那就讓他烽火遍地,讓他洪水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