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昊和崔由這對叔侄,在朝堂上幫著崔臻的兒子,爭取世鎮遼東,是故意為之。
他們知道,朝廷不可能隨意答應。
世鎮遼東,相當于獨立王國了,朝廷這幫大臣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同意?
但是萬一將來有機會同意那?
畢竟顧道都開口了,他未必只是惡心朝廷,也許是真的這么想的。
所以,他們提前爭取。
先打響外孫的名號再說,你要爭,也要讓人知道有這么一號人。
崔臻嫁到遼東,沈慕歸等遼東系的人,就把她的兒子當成未來遼東的繼承人。
他們抓住機會,在朝堂發聲。
是告訴遼東軍中的遼東系將領們,你們要注意了,爭奪已經開始了。
也告訴顧道,你別忘了,顧承望更合適。
“你們兩個,不要胡鬧,想什么美事兒那?”
袁琮發話了。
“顧道想要吳王,那就給他,但是十萬戶不可能,三萬戶可以。”
“先把南越的事情解決,其他的人,論功行賞,朝廷不會忘記任何一個有功之人。”
袁琮說完,起身面對皇帝。
“陛下,這樣決定,您是否覺得妥當?若無問題,老臣就這么辦了?”
小皇帝一本正經地坐在那里。
“袁公,吳王是不是太遠了,我不想姐夫離得太遠,要不封關中王如何?”
小皇帝問道。
差點沒把滿朝文武嚇死。
關中王,陛下你暴露了你的不學無術啊,關中怎么能有王?
你就是關中王啊。
你給了顧道,那成什么了?
“陛下無需擔心,吳王就是稱號,享受三吳之地兩萬戶的供養,并不呆在那里。”
袁琮趕緊解釋。
“哦,朕明白了,那還有一件事。”
小皇帝說著,從懷里掏出一個信封,讓小太監轉交給了袁琮。
“這是長公主寫給姐夫的信,麻煩袁公發往江南,希望姐夫和母后能和好!”
小皇帝說道。
眾臣都在心中嘆氣,陛下有赤子之心,奈何這朝堂是權利角逐場。
顧道不可能跟太后和好了。
太后自己把機會給作沒了。
朝廷的決定,通過兩種方式發往江南,一種是都水監的白頭隼。
另外一種,是驛站的快馬。
顧道封吳王,食邑三萬戶,同時節制江南兵馬,盡快平南越統一天下。
朝廷的決定,在京城傳遍,又引發了全京城人,在茶余飯后的談興。
但議論之后,相對于顧道封吳王,京城人更敏銳地關注了另外一件事。
朝廷作如此大決定,卻沒經過太后。
陽光之下,比有陰影。
陰影之下,必有害蟲,但有的時候,害蟲也堂而皇之在陽光之下。
楚江樓。
慎王、謹王還有楚王的兒子李望,三個人坐在一起飲酒,周圍一群幫閑文人在作詩。
不知道什么時候,這三個人越來越親熱。
被京城人戲稱為,三蠹。
蠹,害蟲也。
三蠧,就是形容他們三個,是空耗國家米糧,對國家沒有任何作用的廢物。
對于這個稱呼,三個人不但沒有生氣,甚至還欣然接受了。
他們三個,必須對國家無所用。
一旦他們三個想要有所作用,那死的可就快了,所以對于這個稱號,不以為恥。
“現在顧公重新節制江南兵馬,你們說這統一天下,萬世太平,還需要多久?”
李望舉著酒杯,問慎王和謹王。
“莫談國事,你忘了我們的規矩了么?”慎王敞開衣襟,露出肥碩的大肚子。
“我們是三蠹啊,別在國事上貽笑大方了。”
謹王也點點頭。
他們三個聚會,有個規矩,那就是不談朝堂大師,不但國家機要。
“哎呀,這是國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國事,天下人都在聊。”
“甚至我聽說,賭坊的賠率都出來了。”
李望有些微醺,無所謂地說道。
謹王一聽,也有道理,所有人都能說,那就不是秘密,也談不上什么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