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周玄崖便打造了此等法器,更是同陳福生耗費數年時間,將所有上等法門秘術都烙印于傳承玉帛上,以免擱置而腐朽。
    神識一沉入法器內,就仿佛置身于高聳樓閣之中,萬千明光懸于樓閣上,閃爍交映,明暗分明,且被人為地分隔開來,形成一道道流虹。
    而這每一道流虹,所代表的就是一則道派;每一點明光,其背后皆對應著一則修行法。
    他只是隨意掃掠一番,就發覺明光數量足有上萬之多,包羅萬象,且無一不是煉氣以上層次;而化基修行法也有足足六十七門,秘術殘卷更是數倍有之。
    當然,《玉真玄元法》、《厚澤玄土法》、《九霄驚雷法》以及生道的《明生仙臺》和《太元靈虛》,這五道玄丹法自然不可能放置在這。
    “經久不歸望,倒是不知家族底蘊已如此雄厚了。”
    ‘周平’朗聲笑著,心念隨意牽引其中一點明光。
    下一刻,便有一道飛虹自藏經殿某處襲來,旋即落在其掌間,正是一則明繡玉帛,上面滿是古老篆文,只需以心念觸之,就能直接感知其中的內容,極為方便,且極好保存。
    只是,其每每催使都會有所磨損,使用次數極為有限,再加上需煉器師鍛造,所以尋常勢力只有在重要傳承上才會采用此物,多存在于化基以上勢力。
    周平最早見到這樣的傳承玉帛,還是在青云門當雜役的時候,當時更是因懵懂無知,被人以此物誆騙了半塊靈石,如今回想起來,也是感慨連連。
    而現在,自家滿宮殿都是此物,比之青云門都要豪橫,真可謂是今非昔比。
    當然,青云門情況不一樣,其門人弟子數以千計,若是用這樣的傳承玉帛,只怕都供養不起。
    其對于尋常功法,仍是采用傳統的卷冊抄錄,由弟子自行參悟修行;而涉及到重要傳承,則是以傳承石碑銘刻記之,只要碑身不毀,便可長存。
    再牽引了幾道修行法,‘周平’興致也不免散了大半;雖然自家如今功法繁多,但可窺望玄丹的法門卻是寥寥無幾,就更別說維系修行所消耗的大量資源。
    畢竟,法門還可以想法子從皇族那里謀求,但資源卻是無處可覓,尤其是當下這個節骨眼,異族都避著西南走。
    而當年他雖然帶回來了二十幾道化基寶物,極大地壯盛了底蘊,但這終究只是橫財,早晚有用盡的一日,更別說其中大半還拿去維系庇族大陣,不到必要時候,自是不用為好。
    至于屬于自家的孕寶之地,則只有寥寥幾處,更不知狀況如何。
    想到這里,‘周平’也是沉聲低問。
    “吞風谷那幾處地界,如今怎么樣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