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曦越之所以這樣做,其實還是為了把郡國這塊蛋糕做大。
    畢竟,在如今這局勢下,鎮南郡國想要向外開拓極其艱難,想要蓬勃發展,自然只能內求。
    若是治下的百藝修士能多一些,那無論是凡人生息,還是地脈靈機壯盛,亦或是草木珍寶生長什么的,都能得到巨大提升,郡國自然也就跟著強大。
    而郡國越強大,生產的資源越多,周家作為既得利者,所受好處毋庸置疑也會變多。
    不過,這百修閣還有一有趣之處,那就是閣主一職,乃是由兩人來擔任。
    副位為周文瑾,其更兼農事司正,官拜從三品;而正位則是大妖胡厲,官拜正三品,這也讓其在郡國有了個合法的身份,不至于引人懷疑。
    而除了這些修士的選拔外,郡國的凡俗文武科舉也緩緩落下了帷幕,共錄取三千四百二十七人,人數乃郡國數十年之最。
    其中文取兩千三百一十三人,用以填補各道底層縣鎮屬官,乃至是分為轄吏;而武取一千一百一十四人,用以補盈各地守備軍伍的小將空缺,或是衙門捕快。
    官職最高者,也只有正九品,低者,則是不入品階。
    之所以這樣做,也是想讓這些官吏自微末而起,多同民眾親近,這樣也不至于腐蝕得太快。
    而在這其中,還有一恐怖情況,那就是錄取為官的周氏子弟太多太多了,說是滿朝文武半周氏都不為過!
    周家作為雄踞一方的大宗族,山內有族學經文習授,山外有繁盛養之,再加上各方的熏陶教化,族中子弟整體都要強過麾下的氏族寒門子弟,想于科舉中脫穎而出,考取個功名自然不成問題。
    也正因如此,所以才造就這一恐怖現象。
    偏偏此番科舉公正公平,周曦越也只能讓這一情況安然存在。
    其實只要不貪污受賄,欺壓百姓,他還是挺愿意讓自家子弟為官作將的。
    畢竟,于私,這些是同出一族是血親同胞;于公,治理能力也普遍要高一些,有利于郡國的發展。
    ……
    明京
    趙清安坐在寶座上,正俯瞰趙國輿圖,而宋公明則躬立于一側,不斷整理各方匯來的情報。
    老者如常拾起一道卷宗,神念探知其內字眼,卻是陡然頓愣,臉色也發生微妙變化,隨后便將其遞向趙清。
    “陛下,您看這封,該如何處理?”
    趙清聞聲望去,待看清其上內容,雙目驟然緊縮,不確定問道:“是鎮南侯自己呈上來的?”
    宋公明微微垂首,“上有鎮南侯印,應當是無疑。”
    聽到確切答復,這年輕人皇頓時有些不淡定,以手扶額坐在寶座上,久久不得平復。
    “這……這鎮南侯是哪年開始修行來著?”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