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帝在昏厥之前,聽到的最后一道急報,是長平侯抗旨殺去了仙臺宮救下了太子,正在向正宮門殺來的消息。
仁帝幾乎是雙目赤紅地看向了手邊壓著的一封密奏,那是長平侯通敵匈奴的罪證,早在兩月前便秘密遞到了他的手中,他隱而未發,甚至仍有一絲猶疑不定……他并不欲讓太子牽涉其中,故才令太子去往仙臺宮祈福。
可誰知他的太子借祈福之名行詛咒之舉,他的皇后反了,凌軻果然也反了!
仁帝胸口氣血翻涌,腦中最后一絲理智也蕩然無存:“擬朕口諭,今夜膽敢犯近宮門者……不惜代價,格殺勿論!”
于是當凌軻斷臂的消息傳至未央宮正殿時,回應那傳話禁軍的便是這一道格殺勿論的御旨。
郎中令薛泱縱有百般不忍,卻也不敢不遵,長安內外局面瞬息萬變,說不定已有消息被送到了城外軍營中,沒人能擔得起這代價。
而在薛泱下令動手之前,后方負傷的繡衣衛首領祝執已策馬追至此處,他見得宮門前對峙的情形,怒然質問:“大膽薛泱,待犯禁者視而不見,莫非逆賊同黨?!”
薛泱色變之際,祝執所領禁軍已舉刀殺上前去,而祝執在馬背之上挽起了手中長弓,箭矢刺向凌軻所在。
凌軻憑一臂尚可揮刀擋落這支箭矢,然而更多的箭矢很快逼至。
滿身是血的少年向他撲來,將他護在身下。
但如此局面之下,已是誰也無法去護住誰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