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對于為國捐軀的秦鳳路經略使趙點和涇原路經略司統制官曲端,席貢還是會不吝筆墨地描述一番他們如何壯烈戰死。此舉當然是為了顯示西夏軍的強大,襯托自己守城之功的來之不易。
吳玠察觀色,見主帥席貢有貪功之色,就上前一步,在席貢耳邊輕聲提醒道:“經略相公,尚不可大意!西夏軍占據優勢,卻突然退兵,其中必有蹊蹺。末將昨夜見東南方向火光耀天,似乎潘原城方向有變。或許是京兆府的援軍殺到,擊敗了西夏守軍?”
席貢聞,面色一沉,對吳玠問道:“晉卿,你是說,是那京兆府的王總管領軍殺到,驚退了城外的西夏軍?”
吳玠點了點頭答道:“末將以為當是如此,否則那敵酋李察哥怎肯輕易退兵?”
席貢聽了,不動聲色地望向城外東南方,心中卻是大為懊惱。
若是陜西五路兵馬總管王進在潘原擊敗了西夏軍,嚇得李察哥撤軍,那么這渭州城保衛戰的功勞可就被王進獨得了。涇原路軍馬和經略使席貢損兵折將,都成了被王進軍拯救的對象,還能分潤多少戰功?
“晉卿,你速速打探明白,西夏軍究竟為何退軍!我在府中等你回報。”
席貢對吳玠下令后,拂袖下了城樓,在眾人簇擁下返回了經略府衙門。
“全軍待命!”
吳玠望著城外撤退的西夏軍若有所思,對諸將下達了命令。
在曲端被主帥席貢派出城決戰,疑似陣亡后,吳玠被主帥席貢委以守城統軍的重任,因而吳玠有權代席貢指揮城中殘余的涇原軍。
已經做好出城準備的諸將聞,都在城門處按兵不動。
隨后,趁著西夏軍撤圍,吳玠派出了兩支哨探人馬。
一支人馬前往東南方的攀原縣,探查那里究竟戰事如何。
另一支人馬由吳璘親自帯隊,尾隨北歸的西夏軍,伺機探明他們退軍的真實意圖。
吳璘勇略過人,亦有一顆虎膽。他領兵出城后,繞道截擊,不久就偷襲了一支斷后掉隊的西夏軍,活捉了幾個俘虜歸來。
吳玠立即在城頭審訊了這幾個西夏軍俘虜,這才得悉西夏軍的確在潘原縣戰敗,但撤軍的主要原因,乃是有一支來歷不明的楚軍偷襲了平夏城,斷掉了西夏軍的后路。
吳玠聞,擊掌贊嘆,直軍中竟然有如此有勇有謀之人,真是讓他甘拜下風,恨不能立即與其見上一面。
感嘆佩服之余,吳玠還是不忘立即將這一重大軍情報知主帥席貢。
畢竟那懷德軍和平夏城也是屬于涇原路,如今有人替涇原軍奪回平夏城,乃是大喜之事,須得讓涇原路經略使席貢做出因應決策。
涇原路經略府中,經略使席貢得知西夏軍是因為后路被斷而倉皇撤軍時,心中大喜。
此乃天賜良機啊!席貢命令吳玠立即帶領整隊完畢的涇原軍出城,對西夏軍進行尾隨追擊。
席貢不求吳玠能斬首多少,只要制造出涇原軍擊敗西夏軍,將西夏軍逐出渭州的假象即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