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朝中的高官、勛爵、士大夫們在東京汴梁城里擁有了無計其數的各類產業。
讓這些人放棄他們的巨額財富,那可是剜去他們的心頭肉!
這天下是皇帝的,皇帝可以任意遷都,到哪里都有享不盡的富貴和奢華。
可是,這些官員、勛爵、士大夫們卻帶不走自己的產業啊!
如今的情勢下,雖然遷都抗金或許對于朝廷社稷更為有利,但卻對在東京汴梁城擁有大量產業的權貴們有害無益。
因此,當宋徽宗有意遷都時,京城中的權貴、士大夫們大多義正辭的堅決反對,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勸諫宋徽宗不要拋棄京城里的上百萬黎民百姓。
那么,面對即將南下的金軍,這些權貴、士大夫們自己不怕死嗎?
人誰不怕死?可是這些權貴、士大夫們死不了啊!
首先,在不懂軍事的他們看來,只要皇帝堅守東京汴梁城,號召天下勤王,不需旬月,就可集百萬大軍于城下。
金軍雖然猖狂一時,又怎么可能打進東京汴梁城?
況且,即使東京汴梁城被金軍攻陷了,也沒有甚么好怕的嘛。
金軍此來,為的是討伐皇帝。即使改天換日了,大臣還是大臣,士大夫們不是一樣可以改投門庭,在金國繼續做高官?
遼國滅亡后,只要皇家失去了權力,其余遼國重臣可都是受到金國皇帝的重用了,根本沒有性命之憂!
京城中的這些高官、權貴、士大夫們一個個的都是人精,早就看透了其中的關節。
是以,他們一個個的都能拍著胸脯,慷慨激昂的陳詞,表示要與京師共存亡。
宋徽宗也不是傻子,大臣們不怕死,可他怕死啊!一旦京城守不住,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這個皇帝。m.biqikμ.nět
于是,為了南逃避禍,宋徽宗在親信心腹們的建議下,有心禪讓皇位給太子趙桓,讓他替自己留在東京汴梁城里抗戰,堵住大臣士大夫們的悠悠之口。
十二月二十日,宋徽宗下旨封皇太子趙桓為開封牧,為禪讓皇位作政治準備。
同一日,朝廷派到前線講和的使臣趕到了河北安肅軍,在城門外拿議和書求見金軍東路軍統帥完顏宗望。
在議和書中,宋朝廷希望以賠款及增加歲幣來換取金國收兵。
金軍如此大動干戈,其目的一是要沒有誠信的宋朝皇帝宋徽宗下臺,二是要求宋朝割讓土地作為賠償。對于宋朝花錢消災的提議,當然不會接受。
因此,金軍直接回復宋國使臣,說主帥完顏宗望不在大營中,拒絕接見宋國使臣。
使臣無奈之下,只得將議和書交給了在燕山府被脅迫投降金軍的官員呂頤浩,拜托他一定轉給完顏宗望。
時隔一日后,十二月二十一日,宋徽宗又下罪己求直詔,批評自己不是個合格皇帝的同時,希望天下有識之士廣開路,出奇謀以救大宋于危難之時。
這是宋徽宗在為禪讓皇位做輿論準備了。
當日,宋徽宗再下旨,命各地停止進貢花石綱。
方臘造反都沒有讓宋徽宗悔悟停止的花石綱,終于在金軍的威脅下取消了。m.biqikμ.nět
同一日,完顏宗望繼續進兵,率軍攻打中山府。
中山府守軍在詹度的帶領下頑強抵抗,金軍久攻不下,只得暫時作罷。
此時宋徽宗正在籌劃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子趙桓,然后自己就可以向富庶的江南逃亡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