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年初,童貫曾經去燕山府視察過郭藥師的常勝軍。在童貫看來,常勝軍的戰斗力遠勝內地宋軍,足以對抗北方的金軍。
想不到,常勝軍與金軍只一戰就喪失了銳氣,郭藥師裹挾著六萬大軍投降了金軍。
熟知軍事的童貫明白,如果燕山府的常勝軍都擋不住金軍,那么河北路的各州禁軍更不可能戰勝金軍了。
此時,童貫守衛京師的決心動搖了。
李邦彥、童貫等人商量后,決定為了朝廷和皇帝陛下的顏面,也為了推卸童貫重用郭藥師的責任,繼續欺騙宋徽宗,說郭藥師及常勝軍是在惡戰以后被金軍圍困,無法突圍,最后矢盡糧絕,方才被迫投降的。
饒是宋徽宗和朝中大臣們不懂軍事,也知道燕山府一丟,河北就危急了。河北不保,東京汴梁城也危險了。
十二月十九日,宋徽宗詔告天下,不拘一格召募天下有能之士為朝廷效命,挽救宋朝頹勢。
當今天下,還有比西門慶大官人更強,能夠挽救宋朝頹勢之人嗎?顯然是沒有。
因為西門慶提前與程萬里、慕容彥達、趙明誠、杜充等人都知會過,所以這些人雖然知道西門慶是天下首屈一指的英雄豪杰,但都沒有向朝廷陽谷縣的西門慶。
此時西門慶正藏身在東京汴梁城的勾欄瓦舍之中,一邊吃著花酒,一邊等待著宋徽宗那老烏龜離開京城呢!
此時,宋徽宗向負責北方軍事的童貫問詢,河北、河東軍馬是否有擊敗金軍的可能,童貫給出了悲觀的預期。
童貫在西北邊境領兵作戰十幾年,還是知兵的,特別是北伐遼國燕京時宋軍的兩次慘敗,更讓童貫對宋軍的戰斗力有了清醒的認識。m.biqikμ.nět
宋軍最精銳的西軍都打不過殘遼的軍隊,又怎么可能戰勝橫掃百萬遼軍的金軍?
童貫知道燕山府一丟,河北平原無險可守,金軍很快就會打到東京汴梁城下。
宋徽宗聽聞金軍會長驅直入,殺到東京汴梁城后,嚇得急忙向朝中宰輔大臣們問計。
童貫認為,如果不想重蹈后晉被契丹遼國滅亡的覆轍,保住大宋的社稷江山,此時皇帝應該遷都四川或江南,避開金軍鐵騎的兵鋒,再號召全國軍民與金軍做持久戰。
金軍長途跋涉,利于速戰而不能持久,只要不能追上宋徽宗,最終也只能無功而返。
李邦彥、白時中二人也贊同童貫的建議,于是,宋徽宗動了遷都避禍的心思。
然而,宋徽宗想跑,卻哪有那么容易!身為皇帝的他其實也并不自由。
正如當年宋太祖想要遷都洛陽和長安,卻遭到汴梁城官員利益團體的集體反對一樣,如今宋徽宗想放棄京師,也遭到了朝中許多官員的強烈反對。
這些官員們的產業大多都在東京汴梁城中,那可是他們的命根子。如果皇帝遷都跑了,東京汴梁城必然失守,這些財富都會落入女真人的手中。
這些官員、士人們都明白,必須義正辭地將皇帝陛下留下來與京師共存亡,如此才可調集全國兵馬來保護京師,保護我等日夜搜刮積攢的財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