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可以暫時免交三年,可是三年之后呢?豈不是要長期背負稱重的負擔?
對于百姓而,重要的是不要收那么多苛捐雜稅,而非巧立名目增加苛捐雜稅之后,再減免幾年,反把這當作統治者對百姓的恩惠。
如此淺顯易懂的道理,燕地之人會不明白?
并且,宋朝統治燕地之后,燕地之人雖還未嘗到大宋皇恩浩蕩,“萬稅萬萬稅”的滋味,但卻已經飽嘗大宋官鹽的滋味是苦還是咸。
燕云地區,云中北邊有鹽湖,燕地東邊是大海,都盛產食鹽。因而,燕地的鹽價極低。
可是,宋朝卻不考慮燕地的實際情況,在此強制推行和內地價格一樣甚至更高的官鹽制度。
遼國統治時期,四百文錢可以買得食鹽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一斤鹽才三文多錢。
然而宋朝統治燕地后,大宋的提舉官都不顧忌燕地這些新附之民能否適應,就將官鹽每斤賣到了二百五十文,或二百八十文不等。
燕地之人真是倒了大霉,鹽價一下就提高了八、九十倍。
來來來,番人們,來嘗一嘗咱大宋的高價鹽美味不美味!
表面上燕地可以免稅三年,實際只通過強制賣官鹽,大宋朝廷就從燕地百姓的手中掠奪走大量的財富。
大宋官府在燕地如此濫抬鹽價,肆無忌憚的搜刮民脂民膏,可說是將燕京地區不論世家大戶還是普通百姓的所有人都得罪完了。
回憶遼國統治時的輕松愜意,再打聽得金國境內比遼國稅賦更輕后,所有的燕人都猶如吞了一只蒼蠅在肚子里,渾身好不難受。
可以說,越來越多的燕地百姓期待著金軍能夠南下了。
然而,大宋朝廷的皇恩只讓燕地百姓領受可不行,宋徽宗還惦記著云中地區的百姓沒有沐浴皇恩呢!
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即位后,宋朝派使臣馬擴等人去拜見完顏吳乞買,討要西京之地。由于宋朝勾結張覺之事被金國發覺,馬擴等人灰溜溜的打道回府。
但是在殺死張舉,與金國緩和關系之后,宋徽宗再次派人出使金國,請求割讓西京諸城。
完顏宗翰表面上只同意割讓武、朔二州,實際上已經不想割讓一寸土地給背信棄義的宋朝。
完顏宗翰向皇帝完顏吳乞買上書說道“宋人不歸我叛亡,阻絕燕山往來道路,后必敗盟,請勿割山西郡縣。”
完顏吳乞買給完顏宗翰回書說道“先皇帝已經許給宋人,當許于宋。”
完顏宗翰收到完顏吳乞買的回書后,對于割讓土地之事仍然有異議。于是,他親自奔赴都城會寧城,要面見完顏吳乞買,向他說明不能割讓山西諸郡與宋人的道理。
金國都城會寧城中,再一次風云際會。sm.Ъiqiku.Πet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