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阿骨打見趙良廝如此語,豪邁地說道:“自家既已通好,契丹甚閑事,怎生和得便來乞和,須說與己共南朝約定,與了燕京。除將燕京與南朝,可以和也。”
趙良嗣見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如此答復,喜上心頭,急忙說道“今日說約既定,雖未設盟誓,天地鬼神實皆照臨,不可改也。”
完顏阿骨打對趙良嗣和馬擴說道“書約已定,更不可改。本國兵馬休整三月后,就將再度伐遼。使副回到南朝,便教貴國起兵相應。貴我兩軍約定日期,同時出兵。我軍自平州松林趨古北口,南朝兵自雄州趨白溝夾攻遼國燕京,不可違約,不如約則難依已許之約。”
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之意,宋金兩國結盟后,宋國必須依照盟約與金國同時出兵攻打遼國,不得背盟。若是宋國不依盟約及時出兵,則不能將已經許給宋國的燕京地區送給宋國。筆趣庫
趙良嗣與馬擴二人急忙應承下來,聲大宋絕不會背信棄義,違反兩國聯盟的約定。此時趙良嗣二人哪里會想得到,朝廷里道君皇帝和他身邊那些重臣們都是見利忘義之徒,就沒有幾個肯堅守盟約。宋、金兩國最后也正是因為宋國背盟而引發了大戰,最終導致大宋亡國之禍。
完顏阿骨打與宋國使臣趙良嗣和馬擴二人談定結盟之事后,為表誠意,又把盞酬酢,對他二人說道“契丹煞大國土,也被我殺敗。我如今煞是大皇帝。昨來契丹要通和,只為不著兄字,以至領兵討伐。自家與南朝是天地齊生的國主皇帝,有道有德,將來只恁地好相待通好,更不爭要做兄弟。這個事是天教做,不恁地后,怎生隔著個恁大海便往來得我從生來不會說脫空,今日既將燕京許與南朝,便如我自取得,亦與南朝。”
可以說,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對南邊的大宋表達了足夠的誠意和友善。
當遼國屢屢戰敗,派出使臣要向金國求和時,金國皇帝完顏阿骨要求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對自己以兄稱呼之,也就是承認大金國是兄,遼國是弟,兩國結成兄弟之國。因為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不肯接受此條件,認完顏阿骨打這個曾經的邊臣為兄皇帝,導致了遼、金兩國談判破裂,金國出兵攻擊遼國上京道。筆趣庫
而對于宋國,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提出雙方平等相待,不爭論誰是兄,誰是弟,可謂是表達了他對宋國皇帝的善意。
并且,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還承諾,兩軍攻遼時,即使是金軍攻下了燕京,他也會信守諾,將燕京傳交給宋國。
完顏阿骨打這番誠摯的話語,向趙良嗣二人展現了一國雄主的胸襟。
趙良嗣二人聽了,急忙舉杯拜謝金國皇帝。
大政已定,剩下的盟約條款的細枝末節,皇帝完顏阿骨打就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愛將完顏粘沒喝,讓他繼續與宋國使臣商定。于是,趙良嗣與馬擴又到了完顏粘沒喝的寨子里,與他繼續議事。
趙良嗣對完顏粘沒喝說,兩朝議約既定,有幾事務在明白,庶免異時計較,壞了兩國友好關系。
完顏粘沒喝聽了,就開口問道“趙正使所有幾事”
趙良嗣就對完顏粘沒喝說道:“將來舉軍之后,燕京由我南軍攻取,北兵不得過松亭、古北、榆關之南,免致兩軍相見,引發不測紛爭。此最大事,一也。
燕京地界至臨時可以理會,攻滅遼國前,南北兩軍且先以古北、松亭及平州東榆關為界,此其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