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帶在身邊的,是喬鄆哥的岳丈,那玉嬌枝的父親,大名府畫師王義,以及西門慶自己那個西門堡少壯骨干培養班的幾個擅長繪畫之人。
西門慶此番北上,只所以要帶上畫師王義與幾個繪畫學徒,當然不是為了給完顏阿骨打等人繪制肖像畫,討他們歡心,而是要讓這幾人磨練一個新本領:觀察遼東的地理環境,繪制更精準一些的地圖。ъiqiku.
西門慶在協助東平府知府程萬里指揮各州官軍圍剿晁蓋一伙梁山泊賊寇時,發現一個他以前忽略了,如今當真行軍打仗時卻頗為讓人頭疼之事,那就是這個時代的地圖比起西門慶穿越前見過的現代地圖,實在是太粗糙了。
說起來,這大宋王朝也是有自己的一套地圖。
大宋建國之后,實行中央集權制。在攻滅南方的各小國后,為了鞏固政權,加強對全國的控制,朝廷對割據各國之圖籍多方搜索,又命州縣按時造送地圖,并由這些地區圖繪成全國地圖。
大宋建國后,初定每五年造圖兩次,宋太宗淳化四年改為五年一次,宋真宗咸平四年又改為十年一造。太宗、真宗、仁宗朝時均編制全國地圖。
宋神宗熙寧四年,令集賢校理趙彥若監制“天下州府軍監縣鎮地圖”,熙寧六年完成制作后,趙彥若上《十八路圖》一卷及《圖副》二十卷。
由于對集賢校理趙彥若監制的地圖不滿意,宋神宗于熙寧九年復命沈括重編《天下州縣圖》。
宋神宗這次算是用對了人,沈括是宋代的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他是地理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化學家、醫學家、天文學家,還是水利專家、兵器專家、軍事家,寫下了流芳百世的古代科學經典《夢溪筆談》。
在長達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沈括很注重考察國內的山河特點,形成了他的地理學說。
沈括考察了浙江的雁蕩山并提出雁蕩山的凌空巨石是雨水千百年沖刷的結果。他考察過黃河三角洲并提出三角洲是黃河泥沙堆積而成的科學論斷。
沈括還有一大創造,就是在接受宋神宗的制圖任務后,用創新的“飛鳥圖”繪制了“大宋天下郡守圖”,使得大宋的地圖比之前人精確了不少。
在宋代,由于古人測繪技術的局限,繪制地圖用的是“循路步之”法,也就是沿路步行丈量,用步行得出的數據繪制地圖。
由于道路彎彎曲曲,山川高低錯落,用“循路步之”法繪制的地圖與實況有很大的誤差,圖上差之一厘,實地就差之千米。
他采用“飛鳥圖”也就是“取鳥飛之數”,用的是飛鳥直達的距離,有點像后世的航空拍攝鳥瞰圖,使得地圖的精確度大為提高。
因為對地理學的熱愛,沈括常常躬親從事地圖測繪工作。在他奉使遼國的返國途中,實察山川形勢及敵境風習,撰制了《使契丹圖鈔》,后又刻木圖,成為早期地圖模型。
沈括完成的《天下州縣圖》,又名《大宋天下郡守地圖》,以所繪疆域,僅限于當時大宋政治權力所及的范圍,既包括置有守、令等官的地方。δ.Ъiqiku.nēt
此圖于元祐二年繪就,成圖二十幅:大圖一,高一丈二尺,寬一丈,小圖一,諸路圖十八。大圖是全國總圖,小圖系大宋四京地圖,諸路圖是一路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