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姨跟著鄭雅麗去了盤龍鎮上的作坊,她專門負責照顧果果。
鄭雅麗繼續忙自己的事業。
除了在電腦上與杜伶俐合作外,她還會抽時間讓小羅開車送她去鄉下尋找一些能工巧匠,收集一些關于夏布的故事傳說。
鄭雅麗的目的很明顯:她不僅要賺錢,還要把這古老的技藝發揚光大,傳承下去。
很多珍貴的東西在民間。
這一天,杜紅英去鎮上看果果,知道鄭雅麗又要下鄉,閑著也是閑著,跟著兒媳婦去看看也挺好的。
小羅開車進了盤山公路,一彎一繞的將杜紅英都紙得頭有點暈想吐了。
“小羅,還有多久能到?”
“預計還有一個小時左右。”小羅道:“鄭總要去探訪的是一位八十三歲胡婆婆,民國的時候她就很會織布,織的布細密平整,瑩潔潤滑,堅韌耐用……”
“可靠嗎?”
將不會說話的兒媳婦往山里帶,杜紅英有些擔心她的安全。
當然,有小羅在倒也好一點,也僅僅是好一點。
畢竟,越是山里的人地方保護主義越嚴格,若真有那啥……村民幫親不幫理。
“杜總放心,這個胡婆婆是我大姨婆……也就是我娘的大姨的婆婆。”小羅解釋道:“上次我大姨婆來我們家聽說我們鎮上又在織布了,她就說她婆婆八十三歲了還在織布,織的布還像年輕的時候一樣好。知道鄭總在找這些老手藝人,就給她說了,鄭總才決定去拜訪老人的。”
“那就好!”
是親戚,又知根知底,小羅也是新時代的好青年,這樣應該沒問題。
只是越往山里開,路越來越窄,一邊是懸崖一邊是突出來的大石塊……杜紅英都不敢探頭出去看,真的很危險。
“這條公路是前年修的,主要是消防防火通道。”小羅道:“我們小時候跟著我娘走人福這兒沒有公路,大清早在山腳下就爬坡,到她們家就大中午了。”
杜紅英……當年鬼子都沒找到的地方,小羅的大姨婆硬是找到了。
“那他們的娃娃上學怎么辦?”
“前兩年政府出了政策,愿意搬遷的就搬到山下住,有一定的補貼。娃娃些上學也都在學校住校,也有些人想節約……”
前方是一個轉彎處,小羅放慢了車速,還按了幾下喇叭。
突然小羅一個急剎,杜紅英和鄭雅麗都往前排座位撞去!
婆媳倆連忙用手撐了一下,車停下來了,頭差點撞一個包。
要不是系著安全帶,沒準兒都甩飛出去了。
小轎車外是一輛破敗的摩托車摔倒在地還在發出刺耳的聲音輪胎還在旋轉,駕駛員則早就在不遠處緊緊的抱住了公路邊上的一棵松樹。
“他沒事兒吧?”
杜紅英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腦海里就想起了當年她和高志遠回城看周老太太時遇上的車禍,誰能想到,當年遇難的鄭家夫妻會是自己的親家呢。
“應該沒事兒,他轉彎沒減速又開得太快了,我剎得快沒撞上,他也捏了剎車,幸好抱住了大樹,要是摔飛出去了就麻煩了。”
小羅下車伸手將人給拉了回來。
“兄弟,你沒事兒吧?”
那是一個分著偏分頭的小年輕,癱坐在摩托車邊大口大口的喘氣,一臉的煞白。
擺了擺手,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看得出來,他也嚇得夠嗆。
“兄弟,你看這事兒鬧得……”小羅有幾分無奈:“我車速很慢了,還按了喇叭的。”
“不怪你。”小年輕再次擺手:“讓我先緩緩。”
一句不怪你讓小羅心里的石頭落了地。
就怕他不分青紅皂白往自己頭上栽贓,能講理就行。
杜紅英和鄭雅麗下了車,就往小伙剛才抱的樹下看一眼都嚇得腿軟:山下就是懸崖!
要不是他反應快抱住了樹,哪里還有人在!
嚇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