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幺妹啥意思嘛,她不是說在醫院照看你嘛?怎么又走了,我忙得很……”
護士打了兩個電話,最后來了一個中年男子,杜紅英看了一下,這應該是潘大娘的二兒子。
“我曉得你們忙,你去忙嘛。”潘大娘是一點兒脾氣都沒有了:“我還死不到,你們一個都不用來照看我。”
“醫生非要讓來一個家屬,我打電話給大哥,大哥說他在外地,大嫂也有事來不到。”
陳冬梅看了一眼杜紅英,杜紅英搖了搖頭,都是會說謊的主。
上午才來和他幺妹吵了一架,下午就去外地了。
都說人老了會被當成皮球一樣踢來踢去的,這就是現實版本。
“幺妹也是……”
再次聽到他抱怨閨女,潘大娘忍不住說了幾句。
“上午你幺妹和你大哥吵架了,你幺妹說……”
“我看幺妹就是吃飽了撐著了,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娘家的事兒她少摻和……”
呵呵,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就說她幺妹是摻和;一說到照顧爹娘就是應該的。
所以啊,一家子都挺自私的。
杜紅英冷眼看著這一家人的戲。
冬梅娘大約也看清了潘大娘,怎么說呢,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這樣的局面都是她自己造成的。
到冬梅娘出院的時候,潘大娘的大兒子和幺女兒都沒出面,二兒子也是偶爾才來一趟醫院,待不到一個小時又走了。
更多的時候都是她一個人在床上躺著,護士跑這個病房的次數明顯的多了起來,看來都知道這大娘的家屬都不省心。
“紅英,你發現沒有,那個潘大娘好像都沒怎么吃飯?”
有幾次陳冬梅問她要不要幫她打飯,她都說不用。
“可能我們吃飯的時候她吃了吧。”
都說救急不救窮,潘大娘這樣子真的不值得同情,杜紅英也不去當什么爛好人,各人都有各人的命。
讓杜紅英沒想到的是,她才和娘回家,章昌旺就找上門來了,理由是覺得她是好人。
“杜總,是這樣的……”
邀請她投資,鎮上要建陶博物館,但是上面批的資金很少建的規模就很小,遠遠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經高人指點,章書記跑來找杜紅英,請她建一個私人博物館。
“章書記,這事兒我先考慮考慮。”
隔行如隔山,杜紅英覺得這個跨度太大了,她一點兒底都沒有。
立即就去查相關的手續,還特意請教了趙崇慶那個搞古董拍賣的兒子。
得到的答案是私人博物館兼具文化價值與商業潛力的特性,但目前政策還不明朗,就有很多不確定性。
長遠來說,也是可以的。
當知道旁邊要建一個陶文化博物館時,表弟的語氣就大不同了。
“可以搞,公益性的博物館肯定是有政策的,你的博物館就在旁邊,很多活動都是可以合作的。”
杜紅英覺得政策沒明朗就有風險。
結果表弟的原話是:“風險和收益成正比,而且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都能賺得盆滿缽滿的。”
而她建博物館的藏品幾乎都不用愁:老杜同志分給他們姐弟四人的大大小小的藏品就有上千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