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
看著杜紅英扶著陳冬梅出病房門的背影,潘大娘不羨慕是假的。
這邊陳冬梅邊走也邊和女兒念叨。
“當老的啊,千萬別糊涂,你看看她,幺姑娘出頭是為了她好呢,結果她還怪上了幺姑娘了,把一個女氣走了,身邊連一個照顧的人都沒有。”
“呵呵,有些時候老實人就是要吃虧得多。”杜紅英也很無奈:“多做多錯。”
“哎,幸好你們姐弟幾個不像這樣噢。”
杜紅英就笑,真沒必要!
大家都是有知識有文化有見識的人,父母有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商商量量的多好,家和萬事興。
“一家一屋有一個攪家精就清靜不了,娶媳婦一定要娶好。”
陳冬梅感慨萬千。
同樣是大兒媳婦,田靜能做的都做了,不能做的也做了,從來沒在她面前斤斤計較過。
幺兒媳婦……就有幾分慶幸隔得遠,要不然說不定也會有婆媳矛盾鬧得烏煙瘴氣的。
也不說藍平不好,就是感覺她被嬌慣了,分不太清是非,容易被親媽帶偏。
“娘,想吃點什么?”
食堂有病號飯,杜紅英征求娘的意見。
“你們說要吃清淡點噠,這些我都不想吃。”
想吃的都不讓吃,最后冬梅娘說吃一碗面條。
胃炎的人,確實不宜大魚大肉的,那就面條吧。
杜紅英也沒有獨自單獨點餐,和娘一樣一人一碗面條,不同的是她的碗里放了點辣椒。
“走了這么多地方,還是家里的面條好吃一些。”
杜紅英邊吃邊感慨:“飲食習慣有時候一輩子都改變不了。”
“是這樣的,習慣了一樣東西就會一直喜歡。”陳冬梅道:“就像你們總讓我進城來,進城干嘛呀?一出門就是樓房馬路,車多人也多灰塵也大,不像我們農村,一出門就是青油油的一片,空氣也要清新點嘛……”
嗯,冬梅娘說得沒錯。
農村除了醫療是硬傷外,其他條件養老是真的好。
吃過面條,母女倆又轉了一圈消食,然后回病房準備午休。
結果一回病房就看到兩個醫生護士在忙。
一問才知道,潘大娘睡著了,護士站的護士因為一個家屬在鬧都在應付她,就忘記了來檢查,等來看時,血都倒流了不少。
“潘銀鳳,你這么大的年紀了,住院怎么不來家屬?”
護士被護士長批評了,心里也很委屈,忍不住就問。
“年輕人都忙。”潘大娘有氣無力的說道:“是我自己大意了,睡著了……”
“打電話讓你家屬來一個,沒有兒女就算了,有兒有女的,怎么能讓你一個人在這兒待著?”護士嘴巴也是不饒人:“父母兩人養一群都養得起,一群兒女養不起兩個老人?”
杜紅英聽到這話就想這孩子還真是盡說大實話啊。
“那邊有她家屬的電話,等會兒給她家屬打電話吧。”護士長道:“我們畢竟不是家屬,照顧不到這么周全,一定要一個人陪護,如果都忙的話可以請護工。”
潘大娘……就這樣都沒錢,還請什么護工啊。
人老了,真是沒用!
“27號床的家屬才怪呢,居然在電話里罵我,說老太太有人管,不關我的事兒?”
護士打了電話,氣得直想罵娘。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