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族中長大的趙浩然卻明白各有各的優點。
用媽媽的話說,一味的叫囂打破傳統是跟著洋人造反。
傳統不一定都是不好,有很多傳統是需要保護繼承和發揚光大的。
就拿中醫藥來說,很多近現代名人對中醫很抵觸,說什么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無意的騙子;我一直到死絕不會麻煩中國郎中的;我寧愿割腎也不愿相信中醫……
趙浩然發現,那個時代對中醫誤解也正常。
因為他們那個時代正是西方剛剛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中國文人的自信心正從一個極高點的驕傲忽然跌落到到一個完全崩塌的谷底。
接受了西方思想西藥的沖擊,就對中醫全盤否定了。
但是老趙家卻從來沒有對中西排斥過。
他和二爺爺在國外生活的那些年,二爺爺每次都會在京城帶一些中藥丸子或中成藥走,說一些小毛病就不用上醫院看醫生,自己就能解決。
而且杜家有杜紅兵這個名中醫,知道舅舅不是騙人的神棍。
所以他很清楚,中醫不是不好,是有些斷層了,很多人在急于求成,沒有學到精髓就出師了,自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趙浩然也去過島國,驚訝的發現:在國內不被人看好的中藥湯劑藥丸,被島國人研制開發申請專利,以“漢方藥”或“和漢藥”的名字出現,被國內國外的人所接受看好。
在島國,經營漢方制劑的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藥局、藥妝店的顯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漢方藥。
最最搞笑的是,很多國內去旅游的人,在國內的時候各種抵制詆毀中藥,一去島國就鉆進藥局掃貨,買一大堆治療這個種病那種疼的漢方藥。
想到這些,趙浩然突然想起來了:七七懷孕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不能聽外婆的,應該聽舅舅的。
“我是學醫的,學的是西醫,但是我學了更長時間用得最多的是中醫,在我看來,懷孕不能吃的東西只有兩樣。”
“哪兩樣?”
趙浩然連忙道:“舅舅,您慢點說,我找個筆記一下。”
“就兩樣,哪還用筆。”杜紅兵道:“一樣就是生的不能吃,特別是生肉這些東西。我知道你們年輕人喜歡吃什么三紋魚、刺生這些,懷孕是絕對不能吃的。”
“嗯,不吃,七七一直不吃這些。”
“第二個就是有些寒涼滑胎之類的不能吃。”
一問,寒涼滑胎的食物包括了很多種:甲魚、薏米、馬齒筧、杏子或杏仁、山楂、桂圓、蘆薈……
這些,他是真的需要筆來記錄了。
看趙浩然有模有樣的向舅舅請教孕婦注意事項和飲食清單時,七七的臉上終于有了笑容。
她感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很幸福。
是的,他不想要孩子,但是當自己有了孩子后,他關心的還是自己的身體;當她決定要將孩子留下后,一向不著調的趙浩然已經在向當一個合格的好爸爸這個方向發展了。
杜紅英也有這種感覺:一個人從男孩到男人的轉變,最快的辦法就是讓他當爸爸!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