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英說的都是家庭瑣事,高志遠說的就是國家大事。
掃雷是他們的本職工作,高志遠總是輕描淡寫一句帶過,為的是不讓妻子擔心,他們都達成了一個默契,能談的高志遠會談,不能談的就不問。部隊上的事兒都是秘密。
不過高志遠還是給杜紅英說了一個故事。
“高手在民間是真的。”高志遠很是感慨:“掃雷工作我們是專業的,饒是如此還是有人受傷……”
犧牲兩個字高志遠生生的咽了回去。
“沒想到我們在當地又發現一個掃雷的高手,是一個村民。”高志遠看杜紅英聽得津津有味兒就繼續說下去:“你猜都猜不到他排雷的初衷是為了什么?”
“為什么?”
“就是想找一塊安全的地來種。”高志遠道:“邊境上的地很寬廣,但是能種的地幾乎沒有,地里樹上到處都長地雷,村民們走路都可能會遇上危險。”
明知山上險惡,靠山吃山,他們還是得上山割草種地干活,甚至有人會上山撿廢鐵和彈片賣錢,因此踩地雷的村民也不少。
“這位同志為了能找一塊安全的地來種,自己就學會了排雷。”
一年時間他就排了四十多枚地雷。
“這排雷的工作何時是一個頭啊?”
杜紅英覺得這玩意兒比戰爭年代還可怕,戰爭是明槍明火啊,地雷卻是冷不丁的收人命。
“這兒地形復雜,數量攏大,一時半會兒還真完不成任務。”高志遠道:“估計著又要開始大規矩的掃雷工作了。”
高志遠說他們之前接的掃雷工作任務主要是邊境口岸、通道、巡邏線路掃雷。
這一次應該要加大掃雷范圍。
杜紅英默默的聽著,知道他們從事的工作任重道遠還很危險,只能祈禱平安。
夫妻倆正說著話,杜紅英的傳呼響了起來。
“你這是啥呢?”
高志遠好奇的拿過去看:“回電……”
“傳呼機,人在哪兒都可以收到信息,是李紅運打來的。”
“李紅運怎么不打電話?”
“他不知道我回邊境了,可能打到京城沒找到人。”
“打這玩意兒就能找到你了?”
“對呀,這個隨手攜帶方便。”杜紅英道:“蘭勇說現在市場上有一種叫大哥大的移動電話,我看了一下,像磚頭那么大,而且很貴,我也沒什么重要的事情緊急聯系,所以就沒配,配了一個bp機就好了。”
“這玩意兒也行?”
高志遠翻來覆去的看了看,有點搞明白,甚至想動手去拆。
“你快住手吧。”杜紅英一把搶了過來:“別給我搞破壞,這東西可貴了。別看小小的一個就得花上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每個月還要給服務費。”
“原來這是bp機啊,我還以為是什么東西。”高志遠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
啥情況呀?
“我今天下午出門時看見兩個年輕人腰間皮帶上掛了這么一個小小的黑匣子,以為是什么裝飾品,然后突然聽見“嘀嘀嘀”幾聲叫聲……”
懂的都懂,聽到這種嘀嘀聲高志遠是高度警惕。
“不是吧,你以為是危險物品?”杜紅英一想到這種可能笑得不行:“你不會上手去搶人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