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想到他這么好一個人,最后卻這樣子,我心里就難受得很。”
被親兒子氣死,這忌文怎么寫?
“娘,您換一種想法,爹這樣走其實也是一種福氣,他沒有生病倒床,吃喝拉撒都沒有反應,就在清醒的狀態下突然發作就走了,沒有受到罪,是他修來的福分。”
鄉下人就是這樣安排人的,杜紅英也學到了這一點。
“我和老頭子這么多年你是知道的,我們都沒有紅過臉沒有大聲的爭過嘴,我還指望著他多陪我些年頭,結果他跑到前面去了……”
“娘,沒事兒。”杜紅英當她是害怕自己的晚年沒人照顧:“娘,爹走了,你還是我的娘,我還像以前一樣對你,你放心吧,以前怎么過,以后照樣怎么過。”
“紅英,有你這句話我就覺得值了。”邱瓊先道:“高思文說你們分家有協議……”
“娘,您放心,我會把爹風風光光送上山的,不需要他高思文出一分錢出一點兒力。”
不就是安葬一個老人嗎?杜紅英覺得自己不懂不怕,有隊長,有自家爹坐鎮,出不了差池。辦好這些事的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錢,而杜紅英,不缺這點錢,所以告訴隊長直接安排就行。
“我都知道……你爹也知道……”
再多的話都就不出口了,親生的遠不及養子。
“娘,您別傷心難過了,敢壞了身體還是你自己受著,我們也幫不了你一點。”杜紅英勸說道:“我回來了,這里的事兒就交給我吧,我會將爹風風光光的送上山,你只需要好好的歇著。”
“我不需要歇著,我就想陪著你爹。”邱瓊先道:“李陰陽看了,好日子在在五日后了。”
“嗯,爹都給我說了,都按隊長和爹商量的辦。”
杜紅英正在這邊說著,李嬸子就將兩根麻遞了過來。
杜紅英乖巧的接過麻拴在了腰間。
又讓趙浩然也撿一根。
“我為什么要拴一根麻在腰間啊,這是什么造型,怎么看怎么都不順眼。”
“閉嘴,這是規矩,必須做。”杜紅英看著這個比自己還高一個頭的兒子,罵他還得他愿意低頭才行。
“好吧,這又是一種封建迷信。”
“趙浩然,你這嘴巴給我閉上吧。”杜紅英是真的很生氣:‘給你說了,那是規矩,這是披麻戴孝,就是等掌壇開靈的時候孝子孝順站在他身后跟著掌壇做,他磕頭你磕頭,他彎腰拜神你也要跟著拜,對了,你還要端靈。”
“為什么是我?”趙浩然震驚得很。
“因為你是孫子,代替你爸盡孝心。”
“對了,當孝子還要磕頭下禮,見到相熟的長輩要磕頭招呼。”
“為什么?”
“不為什么,你照著我做就行了。”
趙浩然看到親媽見到那些年老人的喊一聲伯伯叔叔嬸嬸,然后就雙膝蓋了下去直接震驚了。
“快起來快起來,紅英啊,又要辛苦你了噢。”
“羅三婆,這是我應該做的。”
“你呀,是個孝順的兒媳婦,孝順好,你福氣好,對老的有孝心事事順心。”
“多謝羅三婆吉,送老的上山我一順百順。”
村里人看到杜紅英回來了,于是關于她的傳說就越來越多。
總之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杜紅英與高思文截然不同的態度讓她這個好兒媳婦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高思文聽了冷哼一聲:這女人,越來越可恨!會做的乖面子得很,實際上滿肚子的壞水!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