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文搶新棉絮?”
“呵呵,不僅僅是高思文搶,她也幫著搶呢,把舊的抱給我,新的抱給了高思文,理由是我調皮怕把新棉絮蹬出洞洞。”
杜紅英同情高志遠一秒鐘。
“你以為我這么老實,就這么心甘情愿的把新棉絮給他蓋。”
要不然呢?
又招來張桂蘭打罵才甘心?
“我等他睡著了就抱過來我蓋,早上我比他起得早又調換過來,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就蓋了一個冬天的新棉絮,第二年新棉絮也是舊的了,我也不稀罕調換了。”
“你……也不嫌棄麻煩?”
“麻煩啥,新棉絮晚上睡確實要暖和得多。”
杜紅英……也是,上下兩輩子高志遠就沒吃過虧,
她記得很清楚,每次張桂蘭要打他也只有打一次的機會,打第二次的時候一蹦三尺遠,還邊跑邊做鬼臉,氣得張桂蘭跳腳。
生產隊的婆婆大娘就像看大戲似的,邊起哄喊高志遠快跑又喊張桂蘭快追,圍著草堆高粱桿棚棚轉圈圈,張桂蘭跑快他跑快,張桂蘭跑慢他跑慢,甚至還會招手:你來呀,你來呀,我來打我呀,我在這兒呢……
那時候全生產隊的人說起高志遠又氣又好笑,都慶幸那不是自己家的崽。
“你這樣看著我干嘛?”
見自家媳婦的眼神有點不解。
“我就想當年你真的是討人嫌得很,人見人嫌那種。”
大人教娃娃都喊:不要跟著高志遠跑,他不是一個好東西;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當宮學流神,要跟著高思文學。
“想不到多年以后,你和高思文的人生截然不同,現在你成了村里年輕人和孩子學習的榜樣,他成了全村的反面教材。”
現在教導孩子則是:小孩子怕啥子苦,從小要能文能武,不要學高思文除了會讀一點書外啥都不會……
“這不正應了那句話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還真是這樣子的。
高志遠和摟著自家媳婦兒說兒時的事兒,說他怎么氣張桂蘭。
“或許她的早逝還真有我氣他太多的原因。”
“老人們常說閻王要人三更死活不到五更天”杜紅英知道他心里難受安慰道:“你不要將她的死的責任往自個兒身上攬,那全世界有那么多的人,每時每刻都有人去世,又是誰的原因呢?”
這……
“不管你承不承認,我自認為我是對得起她了。”
杜紅英想大約就是上輩子不欠,這輩子就沒有太多的糾纏。
“雖然她不停的給我小鞋穿,在生產隊隨時隨地都想著壞我的名聲,但是該你那份孝心我們都沒缺少的。”
杜紅英知道這一點還是要感謝爹娘會教導,隨時都說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她把高志遠撫養長大的份上,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她也清楚的知道人可畏,該高志遠承擔的責任是真的沒有逃避過。
張桂蘭會算計,在高建成受傷倒床后執意要高志遠照顧高建成,她選擇跟著親生兒子高思文。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親生的到底沒有撿來的有本事,撿來的兒子更香,她沒享到福氣也咎由自取。
“是,老婆,謝謝你,有你這樣的賢內助,讓我的心里好受得多。”獎勵自家媳婦一個吻:“這些年我在外面奔波,壓根兒顧不上家里,幸好有你幫我盡孝。”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