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t殷氏則不同,并沒人告訴她景長安可能還活著,所以她自認是孤兒寡母,沒有了對夫君的牽掛,就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子女身上。
她的眼睛緊緊盯著景春熙,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二舅母這一房跟著流放來的孩子只有三郎一個。而留在京中的,她所生的就有五郎和瑾姐兒,庶子庶女也有兩個。所以她的問題很多,景春熙也刻意多講她兩個嫡親的孩子,好讓她放心。
“瑾姐兒可不像明月姐姐,她性子跳脫得很,熙兒在家的話,她大多都跑來跟我睡一屋,飯也經常跟我們一起吃。”景春熙輕聲說道,臉上帶著一絲寵溺的笑容,仿佛眼前就浮現出瑾姐兒活潑好動的身影。
殷氏輕輕嘆息了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但也透著安慰:“這樣也好,有姑母和熙姐兒在,她起碼不至于想到我們哭鼻子。”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憂傷,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夫子說,府學有三個孩子成績不錯,應該可以通過童生試,其中一個就是五郎哥。”景春熙說到這里,刻意停頓了一下,觀察著殷氏的反應。
果然,殷氏的興致一下子起來了,語氣急切:“真的嗎?這孩子那么用功?嗨!也算是沒辜負我們的惦記。”
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很快又皺起眉頭,有些擔心地說:“不能去考嗎?照說應該能考的呀!三叔都說能考的。”孩子學得好,自然想讓他早日考取功名,但她還是有些擔心。
景永寧精通律法,也告知過他們,知道罪不及這些當時才幾歲的孩子,所以孩子們是可以參加科考的。
但也因為長輩們的犯人身份,就難得像其他考生那樣的公平,最后的評判上肯定會受到影響。
成績再好,也不可能過得了殿試那一關,朝廷也不會重用。
“爹爹和靖親王分析過了,說遲個一兩年考也沒問題,他年歲也不算大,二舅母不用擔心。
”景春熙停了一會兒,又接著說,“過完年,爹爹已經把他們送去文華書院就讀,浦哥兒也一起去了。”
“哦!那就好!那就好!能進文華書院就好。”文華書院在京城是除國子監以外的名校,有關系,成績不行都進不去。
這時候如果不是屋里只點了一盞油燈,肯定可以看見殷氏眼里含著的淚。她的聲音有些哽咽,但更多的是欣慰和感激。
景明容不像她們幾個那樣坐著,而是照舊睡在錦春熙旁邊。
她雖然一聲不吭,但景春熙知道,她不是那種無情的人,多少還是會惦記弟弟妹妹。所以也輕聲說起五頭他們在家的情況。
“五頭哥現在功夫不錯,射箭也有準頭,每天可以射到幾只飛鳥。爹爹說以后有機會帶他去軍營歷練。”她的聲音柔和而溫暖,仿佛在安撫著明容的心。
“現在,六頭在鋪子里都做小管事了,每次回來都會給弟弟妹妹帶禮物。”景春熙繼續說道,臉上帶著慈母般的驕傲。
她自己說的差不多后,其他人就七嘴八舌了起來。
悶了很久的景明月對青山莊很好奇,也忍不住問起家中的弟弟妹妹來。她的聲音帶著急切,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
流放的時候明珠根本就沒記得事,但是經常聽長輩們說起留在京城的哥哥姐姐,還知道瑤姐姐欺負過她,瑾姐姐護過她,所以也問了兩句。
這個時候她非常認真,眼睛里透著期待,似乎在想象著那些久未曾謀面的親人。
只有巧巧和明容是自始至終一不發的,但也沒睡著,都一字不漏地聽著。
她們靜靜地躺在那里,眼睛微微瞇著,但耳朵卻豎得直直的,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