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現在,艦隊損失太巨大了,他也不敢拿剩下的戰艦繼續冒險。
“不過,有情報日本正在籌備攻擊中太平洋上的島嶼,我們要想辦法阻止這次陰謀。”羅斯福給尼米茲下達了命令。
不能讓日本真的完成它在戰爭之前構想的布局,因為一旦日本完成了這個布局,美國就真不好破局了。
用島嶼作為戰略支點,依托先進的大航程戰斗機,配合上強大的聯合艦隊……美國估計要打到1943年,才能尋求到突破口。
可是兩年之后,德國可能都把蘇聯占領了吧?到時候美國再攻擊日本,德國可就要加入到這場太平洋戰爭之中了……
“海軍部門推測,日本海軍下一個進攻點,是中途島!”尼米茲給出了一個相當準確的推斷來。
外界所謂的美軍破譯了電文獲取了日本攻擊中途島的說法,很大程度上有演繹的成分。
攤開地圖仔細看一看就知道,日本在占領了馬來亞之后,已經無力攻擊澳大利亞和緬甸印度了。
日本繼續發動攻擊,占領廣袤的緬甸印度,或者攻擊澳大利亞,實際上都需要時間調動本土的兵力。
調動這些兵力需要石油,部署這些兵力需要時間,這兩樣顯然還都不是日本富余的資源。
所以,日本實際上在這個時候,只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攻擊拉斯維加斯這樣的美國廢土;另一個就是拿中太平洋上的島嶼做文章了。
尼米茲這樣的聰敏人,背后還有馬歇爾這樣的戰略布局大師,怎么可能看不破日本的這一個“死局”?
此時此刻,另一個分散美國精力的目標珍珠港,還是一片廢墟呢,所以日本唯一的攻擊目標,就只剩下中途島了。
“我軍已經隱蔽調遣了40架戰斗機,部署在了中途島。”陸軍航空兵的軍官,開口對羅斯福匯報道。
“島上的設施建設非常落后,機場正在擴建,工期馬上就要完成了。”陸軍航空兵負責島嶼上的基地建設,匯報也當然是由他們來負責。
“一旦工程完成,我們還能再增派200架飛機過去。依托島嶼和航空母艦,也許我們真的可以打退日本海軍。”最后,這名將領給出了自己的結論來。
尼米茲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如果島嶼上的飛機數量可以達到400架,我們就可以圍繞中途島,做一些文章了!”
“我們可以引誘日本部隊先攻擊中途島,一旦他們暴露,我們的航母艦隊就可能找到他們,并且先手實施打擊!”尼米茲一邊講解,一邊遞給了羅斯福一份文件。
“時間還很充裕,畢竟日本海軍部分兵力還在緬甸。”情報部門的將領說出了自己的判斷:“日軍要掌控菲律賓還有馬來亞,并且重建這些地區的設施,也還要一些時間。”
“5月底,我們最后的時限了!”羅斯福看著自己的將領們,開口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那么!就5月底!我們在中途島附近等待日軍的行動,看看能不能找到機會,給日本人一個教訓!”尼米茲站起身來,立正對羅斯福說道。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