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參軍府坐落于天京城內的“永寧”坊,借的就是他吉利名稱以及地理位置上的便利。
它東北邊是海外貨物集中交易的“都會市”,俗稱西市。東南方向可以很快抵達天京全城的天然水源,內湖曲江。西南比鄰京兆府靖安司,可以做到對全城治安動向一目了然,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能第一時間反應。
京畿道參軍府,本身三山五峰。主峰獨自一山,上面一洞兩廂是召開軍事會議的地方。另外兩座雙峰山,分別是京畿道軍師將軍,天同神君李光的辦公之所,以及兩位副職軍師中郎將合用的洞府。
姓梁的軍師中郎將,莊清云見過幾次,不過不熟。
他這里的頂頭上司天同神君李光,可是個極其厲害的人物,自出道就跟著軍神李衛公出生入死馳騁沙場,輔佐過兩代天尊。若單論資歷和功績而,京畿道兵事大總管李道宗倒過來給他做副手也不算委屈。只因為上了年紀還脾氣古怪,才以這個正三品神君的身份,隨隨便便管著參軍府,算是朝廷優待他在職養老。
“小子,你又跑去哪了?這公你是辦還是不辦?我這參軍衙門的規矩感情在你這就是個擺設?”李光口里的小子,自然就是莊清云。
“就算是我親爺爺都沒您這樣的。參軍府那么多事,您一件不管,整天就抓著我不放。爺爺,咱能不能換個游戲玩啊?”莊清云前腳剛剛走進自己的辦公洞府,后腳李光就跟了進來。
“你這話說的。我堂堂一個正三品參軍。正三品知道嗎?朝廷有幾個正三品?”他見莊清云座幾上有茶,也不打招呼,也不管是否別人喝過,拿起來就是一飲而盡。“我堂堂一個正三品參軍。正三品知道嗎?哦,對了,前面說過了。正三品參軍,你讓我管什么事?我管著你不就行了。你才幾品幾級?不讓我管著你,讓我管著誰?小狐貍,你倒是給我說呀。”
“行,行,行。您管著我。向你報告,我剛剛從李總管那里回來。我去給他送軍情咨文的。”
“胡說,騙人。你那么懂事,還會送咨文去給他?而且送信的事,需要你這個,幾品來著?不管幾品,大小也算是個中郎將,親自去跑腿送信?”
“不是您硬是要我負責收集各府軍情咨文的事嗎?既然我收上來,不要給他陳述一下啊?”
“那我不信。你不可能那么懂事。一定還有其他。”
“哪還有其他什么事呢?我才來三個月。您就把那么復雜的事扔給我了。光光就這各府軍情咨文一件事,每天就要我看那么多東西。害得我其他事一件都干不了。”
莊清云的抱怨也不是沒有道理。京畿道的軍情咨文,對內包括整個國家的軍隊情況,各單位的主要變化;對外涵蓋了鄰國之間的情報數據,各種情況分析。內容上,則要分部隊人員,法寶裝備,后勤保障等等。這還是大面上的,具體細致到自己的防區就更瑣碎了。這么復雜的事,讓一個毫無經驗的新人,在兩三個月里就要掌握,甚至負責給軍區領導匯報,的確把他忙個不輕。
“你是來我這任職的,還是來我這開心的啊?你一個小小五品檢校中郎將,這內湖曲江里的錦鯉魚都不知道比你多多少。我不讓你干事讓誰干活啊?你倒是給我說說。”
莊清云心想梁參將就整天吃吃喝喝,根本什么事都不做。而且他還留心問過自己衙門里的備身,旅帥。都說他來之前,軍情咨文從來都是半年報一次,有時候一年才報一次也沒人管。不知道為什么莊清云剛剛到任,李光就心血來潮要求他按月上報李道宗的大總管軍事府,說是規矩制度。
心里雖然這樣想,但是莊清云嘴里卻沒有說什么。也不理他,也不讓他,大大咧咧地坐在自己的主位上,斟茶自飲。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李光看他一副看你能把我怎么樣的樣子,又老頑童一樣笑著惹他,“你一定在想人家梁添祿為什么不做事。而我獨獨叫你辦差。其實啊,你也別和人家比。你才有多少資歷,什么背景?別看你是梁圣君的薦生,天元神君的弟子,人家可是梁子房的親侄子,陛下天尊的好駙馬。光以四品真君銜在這參軍府任軍師中郎將就已經數千年了。你拿什么人家比?我老人家差遣差遣你,是讓你知道天高地厚,不要目中無人。好像我樂得管你一樣。生在福中不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