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希屏又掐了一顆,吃完了才說:“你緩過來點沒?師父在等你呢。特地叫我來門口迎你。似乎有話吩咐。”
莊清云立即收起玩心,認真檢點了一番自己,才御云不急不躁地趕到師父的洞府。
見過袁乘風,莊清云一并將凌煙閣里前后發生的事都簡單地說了,才規規矩矩地跪坐在他面前。
“行事無章法,心中有分寸。這是你的優點。以后再從容些更好。”看到莊清云低首承諾,袁乘風繼續說到,“本來想讓你在我身邊多修行些時日。厚積薄發,再入官道,實實在在為國為民做點事情。沒想到時局已經如此,你又有這樣的機緣。一個年后的殿試,你好好表現。若不能成功,正好在我身邊,避開這場風波。若是中第,免不了一場辛苦,你就在紅塵中歷練歷練吧。”
莊清云聽師父話里,朝局兇險異常,又想到今天白日里一向穩重從容的師父就自己是不是接受天尊御賜親封的事,能如此劍拔弩張。可想而知,背后的故事肯定不是簡單。
袁乘風看他想開口,示意他繼續聽自己說,“殿試比武,雖然你實戰經驗不少,但是修為上的差距太大。要金殿成名實不容易。當然如我前面說的此次金殿,你能走多遠,并不重要。”
“而且陛下讓你參加進士科,說明他也不在乎你書經知識的多寡,考得是道法真意,更是你的心。你憑本心行事即可。至于比武第三輪的狀元題,你若真有緣擊敗同組的金仙前輩脫穎而出進入該輪,本身就已經是奇跡了。夫復何求。”
“進士科那么難嗎?”
“常人道萬年少進士,三千老明經。登仙入境之后,太乙眾仙有志朝廷祿位者除了各級重臣皇子天君的推薦,只有科考一條路。最早時候,還有秀才科,只是太難,漸漸考的人就越來越少。故當今天尊下令,保留以考經典為主的明經科,改秀才科為考應用的進士科。分兩級取士。”
“明經科較為容易,應試者多為博聞強記,專心道學的太乙散仙。一旦中第,多數授封正八品上下,成為地方丞尉。進士科要難得多,不僅要考道法真意,還要考修為高低。所以能通過選拔進入殿試的,至今為止全是太乙金仙修為,只是境界高低不同。因此才有萬年少進士的說法。他們也將是你的主要對手。當然了,進士及第后所授品銜至少從七品。名列前茅者還能入翰林院,或編修或侍讀。一甲三名更有“天尊門生”的殊榮。”
莊清云想起自己是右仆射梁圣君推薦的薦生,就好奇地問有沒有特殊照顧。
“你不是被照顧進了進士科嗎?如果沒有意外,你應該是有史以來唯一一個,當然也是第一個參加進士科殿試的散仙薦生。這份照顧的份量,不輕啦。”袁乘風笑得很溫柔也很輕松。
“師父,你是說就算是薦生,要參加進士科的殿試,也必須是太乙金仙嗎?”
“薦生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修為金仙以上才會被舉薦進入進士科。進士科的貢試雖然沒有報名限制,但是歷代中第登科的沒有散仙,俱是金仙境界。因此殿試之中,如果薦生沒有足夠的修為,遇上了脫穎而出的應考金仙,一則是彼此之間實力差得太多,怕誤傷了那些大族子弟,二則也不想彼此切磋較量時候,被綁住手腳不能施展。對應試者也不公平。故由此不成文的規定。”
“師父。天尊也太看得起我了吧。這不是要我的命啊。”莊清云想到和萬法真人的那場激戰,自己差點完蛋。又想到大師兄東極真人那高深莫測的修為,雖說已經是“幻神期”巔峰的修為,但是說到底也還是屬于金仙境界。
想到得剛來天界沒多久,自己舔著臉要和他切磋,他客氣地收著功力陪自己玩,結果所有法寶古寶用了個遍,連他的衣服都沒摸著。莊清云不禁打了個冷顫。
“怕了?”
“嗯。實在是怕給你丟臉。其他倒還好。”
“小滑頭。你《伯陽心經》那招道法自然,已經使得有模有樣了。我這有《指玄經》一部,乃混沌初分,道祖傳下的四大《真經》中《清虛無上真經》的奧義集成。也是我的本命功法。要說以你現在的見解境界修煉它確實有些勉強,但以你的狀況,一年里學什么都沒法幫你在殿試應對那些修為遠高于你的金仙前輩。不如你用功點,從現在起我們師徒兩個熬上一年,多少于你有益。如果你愿意苦修,即日起閉關,跟我日夜修習《指玄經》,可好?”
被袁乘風一番真情關愛說得眼眶濕潤,莊清云此時的感動已經無法表達。他出奇地沒有說話,只是自此潛心跟著天元神君,認認真真全心全意地誦讀: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