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人的師弟,便是宋春雪。
慧能看著趙大人面帶微笑的臉,心里忽然跟扎了刺似的,難過得很。
或許是當和尚時無情無欲心如止水久了,忽然被那段艱苦貧窮到令人窒息的記憶淹沒,他始終無法無視它,甚至不斷的回想那些年的點點滴滴。
遺憾總是比幸福更讓人難忘,更加刻骨銘心。
他時常恨作為江樹明時的自己是個木頭,沒心沒肺,狼心狗肺。
他怎么能讓一個瘦弱的女子,在從田里回來的時候去要飯?
他怎么能那么懶,明明知道她坐月子,卻不愿意給她做頓飯。
他為何那么愚蠢可恨,就因為是家中的獨苗,因為宋春雪是買來的媳婦,就把她當牲口使。
他恨自己,原來不做和尚,成為大字不識幾個的種田小子時,他是最可恨的那種人。
每每午夜夢回,那些記憶清晰的在腦海中浮現,看著她瘦弱的肩膀,在炎熱的夏日從山里背來一捆柴,他還要因為看到她跟莊子上的男人多說了兩句話,給了人家笑臉而踹她一腳時,他甚至想把江樹明打成傻子。
為什么,為什么要讓他想起那些不堪的記憶,看到自己為人時的卑劣和可恨。
看到那個女人吃過的苦,他悔恨交加,難以心安。
他是放不下宋春雪嗎?
他是心疼那個一聲不吭,辛苦養大五個孩子的女人嗎?
他想彌補當初的虧欠嗎?
他因為愧疚而想待她好嗎?
他笑得比哭還難看,或許都有吧。
看到和尚端著一杯茶淚流滿臉時,屋子里的其他三位道長都懵了。
最先起身的是張道長,“你怎么了?”
趙大人頗為無奈,“對不住,她曾經雖然是你的妻子,你放不下情有可原。”
他遞出一張潔白的帕子,“但你或許不知道,她曾經活過一次,如今的她之所以變得如此通透,是上天給了她重新開始的機會。”
“她說,自己曾經活到七十幾都沒再見過你,都隔了一輩子了,你突然冒出來,她只會更加怨你。”
慧能忽然怔住,“她當真重新活過一次?她親口跟你說的?”
張道長開口,“我作證,第一次見她我就知道,她命格被改,不受前世命運的束縛。所以沒人知道她的生辰也是好事,不會被命格壓住。”
慧能擦去淚水,怔怔的看著正前方。
韓道長遞給他一個酒壺,“喝點吧,喝點就好了。你若是不好意思喝,那就說一件真事兒,你那幾位師父師伯都犯過戒。”
慧能捂著心口,“我知道,但我不想破戒。”
“喝酒是最微不足道的,酒何其無辜啊,就因為能短暫的壓制人性的弱點,便要被告誡敬而遠之?事實又何嘗不是怕被酒照出,藏在靈魂深處的惡?”
趙大人在桌子底下踢了踢韓道長的腳,示意他別拱火。
他給和尚添了茶,“別聽他的,他明面上還是全真派的道士呢,私下里卻在這兒如此誤導和尚,聽隨本心就好。”
慧能的眼眶又紅了,明明有著堅毅的額頭和下頜骨,卻心軟的跟個孩童似的。
若非這些年被寺廟那些住持法師護得太好,忽然有了一段真實殘酷的記憶,他也不至于如此深陷其中難以自救。
“趙大人,我不是放不下她,而是心結未解,想彌補缺憾,為何不能給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