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來并不是第一次遇見這樣的場面。
他沉著的腳步和淮陽王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寧明歌松了一口氣。
可惜局面并沒有朝著魏長風預料的發展。
錦衣衛護送著皇帝從狹窄的小路來到山下,本應該與他們匯合的支援人馬沒有出現。
前方是一片開闊的農田,他們一行人出去就是當靶子。
魏長風面色凝重道:陛下,接應的人馬沒有來,前方可能有埋伏,我們必須改變計劃了。
不待皇帝發令,魏長風對寧明歌道:徐夫人,我見你對金光寺很熟悉。
我需要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一眾人的性命此刻都交到寧明歌手上。
電光火石間,寧明歌想到一個地方,長生庫!金山寺的長生庫,我去過那里面,四周都是結實的磚墻,就連房頂都有防護。
只是如何拿到長生庫的鑰匙,寧明歌看到魏長風手中的長刀,這就不是她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淮陽王此刻已經嚇得滿頭大汗,皇帝嫌棄地看著他,瞧你那點出息。
不過一支冷箭而已,就嚇成這樣
淮陽王:皇兄,你還不知道我嗎若臣弟有那本事,還能混日子到現在。
下次!
下次咱們莫要玩什么微服出巡的把戲了。
有寧明歌指明方向,錦衣衛長驅直入前往長生庫所在的院子。
開門的是長生庫的庫頭常悟。
常悟:諸位施主,你們這是——
錦衣衛手中的長刀直接架在常悟的脖子上,寧明歌在后面歉意地打招呼:常悟師傅,還請行個方便。
刀都已經架在脖子上了,不方便也只能方便。
常悟被錦衣衛一步步逼著后退,包圍在皇帝身邊的錦衣衛中分出四人,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開始檢查。
確認周邊的安全后,錦衣衛這才四散開來。
暫時解除了危險,皇帝好整以暇地打量著周圍,對金山寺的長生庫感到好奇。
皇帝:長生庫,聽說和外面當鋪相似。
徐夫人剛才脫口而出,你來過這里
寧明歌知道皇帝的好奇心又被勾起來了,解釋道:其實今日若不是遇見您,我就是要來這里的。
皇帝:你缺錢花了據我所知徐靖那小子成了婚,性子越來越像狗,是個好東西就知道叼回家去。
那時候你們還沒成婚,他為了替你弄件像樣的嫁衣,都求到我這里了。
寧明歌后知后覺想到徐靖從松江帶回來的寶石。
再看陛下的腰間的帶鉤鑲嵌著一顆碩大的紅寶石。
徐靖口中比他拿得更多的上司,該不會是陛下吧
寧明歌尷尬得不知道該怎么接話,還在長生庫里庫走出來一個僧人,驚動了身邊的錦衣衛。
長刀出鞘,嚇得來人僵持在原地,一動不動。
寧明歌看清來人是金山寺的住持后,出來解圍道:這位是金山寺的住持,還請魏大人不要為難師傅。
皇帝輕咳一聲,錦衣衛幾乎同一時間收刀。
魏長風上前,仔細檢查過住持身上沒有藏任何兇器后,才放他自由。
皇帝客氣招呼道:金山寺的長生庫,久聞大名。
今日突然造訪,打擾住持了。
不知可否帶我們去身后的內庫逛逛
皇帝到底有一國之君的風度,即使面臨被刺殺的窘境,卻依舊像是來長生庫開眼界的客人一般悠閑。
住持瞧著面前一眾錦衣衛飛魚服,眾星拱月般保護著面前的男子,心中有了幾分猜測。
他也生怕自己剛說出個不字,就被人一刀抹了脖子。
內庫厚重的門被推開,金山寺建廟以來的珍寶都被展示在眾人面前。
寧明歌也是第一次見識到金山寺長生庫最核心的部分。
皇帝在住持的陪同下走在最前面,二人身后半步跟著魏長風。
住持已經從先前的慌亂中回過神來,開始侃侃而談地介紹起來,我們金山寺建寺已經有過百年的歷史。
長生庫里面大多數的東西都來自建寺之初香客信徒的捐贈。
庫藏中最珍貴的東西,就數四件。
它們分別是前朝畫家倪瓚的《苔痕樹影圖》、巧匠張恒雕刻的牙雕鬼工球、慧能禪師的手抄《金剛經》、最后一件是據說從秦朝留下來的青銅禮器……
淮陽王聽著無聊,很快被身邊的一件羊脂玉扳指迷住了。
他酷愛收集扳指。
金山寺長生庫里面,居然有一塊羊脂玉扳指,比他目前擁有的更加細膩油潤。
淮陽王:兄長,這扳指不錯,我要了,你等下替我把錢給了。
寧明歌難以置信地看著淮陽王,外面因十面埋伏要行刺,錦衣衛們都風聲鶴唳的。
你真當是來逛街的
淮陽王還不忘帶上寧明歌:徐夫人,今日素面是吃不成了,你也挑兩件,就算是兄長補償你的。
一碗素面才幾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