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局促招呼道:農家的菜比較簡陋,不知道明歌你吃不吃得慣!
明歌看著桌上幾個簡單的菜肴,還有單獨放在她面前的,撒著麻油的雞蛋。
腦子里浮現自己小時候撒潑不肯吃飯,舅媽就用燉雞蛋哄她的場景。
寧明歌臉一紅道:怎么會,舅媽的麻油雞蛋味道可好了。
杜松柏干了一天農活,已經餓極了,拿起筷子招呼道:明歌,我們邊說邊吃。
你姨娘身體還好吧
怎么忽然來莊子上了
寧明歌早有應對的腹稿,姨娘在家好極了。順天城出了一件大事。
陛下準備開鑿運河了。
整個城里物價都漲了好幾成。
我來莊子上收點農產,運回順天城看看能不能掙點錢。
萬豐縣不過是順天城的附屬,黃西村更是偏遠閉塞,消息十分滯后。
寧明歌的這幾句話,完全不亞于一道驚雷。
杜松柏緊張詢問:那周邊的縣城,今年可會要增添徭役
寧明歌回憶前世記憶,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會,但是是有償的。具體要看工部的告示!
朝廷增添徭役可是大事,杜松柏三兩口塞完碗里的飯,我去把這消息告訴村長,明歌你慢慢吃!
吳惠嫌棄地瞪了匆匆離開的杜松柏一眼,抱怨道:什么消息不能明天再說。
明歌你難得回來,就不能一家人好好吃頓飯
提到一家人,寧明歌想到舅舅家的兩個哥哥為何沒在。
寧明歌:明哥、月哥怎么都不在家
吳惠笑著解釋道:老大、老二都在縣城買了房子,我們兩個老的有手有腳,沒道理去麻煩他們小的。
加上山里的松覃林子要看,平日里我們夫婦都在村子里住。
逢年過節就去你兩個哥哥家住幾天。
舅舅一家做事都十分務實,聽聞這些年舅舅攢了點家當,替兩個哥哥在縣城開了兩家鋪子。
一個兄弟一家。
寧明歌:家里的南北貨鋪子生意如何
吳惠:還算過得去。
黃西村一個村子的山貨,都會送到縣城的南北貨商店里。
只是萬豐縣到底一個小縣城,比不得順天權貴人家多。
像木耳、銀耳、香菇這樣的山珍,在萬豐縣賣不上價。
吳惠沒有主動點破,寧明歌前世的第一桶金,就是來自舅舅家的南北貨商店。
黃西村攢下的那些山珍,在萬豐縣賣不出去,好不容易運到順天又因為沒有熟悉的人脈,被商販壓價的厲害,也掙不到幾個錢。
到最后舅舅杜松柏索性將東西攢著,每年送到寧家杜姨娘手里,算作她的貼補。
姨娘每次總不好意思,會替舅舅一家準備不少布匹、砂糖這些作為還禮。
寧明歌說明來意道:舅媽,我這次來村子里,就是來收山貨的。
舅媽,我現在發財啦!
手底下有一個順天官家以外最大的窯廠。
還拿下了碼頭的幾塊土地,將來你和舅舅的南北貨商行,可以開到順天碼頭去。
這些年寧家對于寧明歌和姨娘,說不上好也說不上話。
嫡母有些任憑他們自生自滅的意思。
父親又是個眼瞎看不見的。
可以說多虧了舅舅、舅媽的貼補。
舅媽一口就拒絕了寧明歌,你這孩子,舅舅、舅媽哪能要你的錢。
你不知道,自從你嫁得好,不僅松了你姨娘心里的大石頭,梁家還是個大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