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后山有一個小渡口,消失的寧明歌這會正帶著圍帽,在兩個丫鬟的攙扶下坐上了小船。
寧明歌清楚地知道,自己根本無處可去。
寧家是不能回的,若被父親、嫡母知道她和梁靖鬧脾氣,只怕會連夜把她打包送回梁家。
況且寧明歌不想讓姨娘擔心。
寧明歌最心煩意亂的時候已經過了。
她只是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梁靖。
自己當初替他做的那些謀劃,買官、置地現在想來都顯得有些可笑。
也難為梁靖一個都察院的右都御史,要陪她玩這樣的小孩把戲!
小船顫顫巍巍在水面上飄動,寧明歌盯著水面一陣失神。
她即將要去的,是順天城附屬的萬豐縣城,也是姨娘的娘家。
寧明歌五歲的時候,曾在萬豐縣生活過一段時間,她很喜歡那個閉塞的小縣城。
有疼愛她的舅舅,還有許多同歲的玩伴。
杜姨娘在成婚之前,曾將自己為數不多的家底塞給寧明歌,就包括萬豐縣的一個十畝的小農莊。
寧明歌對這個農莊并不陌生,前世她的第一桶金就是在這個莊子里挖掘的。
沒想到兜兜轉轉,這輩子還是到了這個莊子上。
順天碼頭即將開鑿,秋收也快到了。
今年的冬天順天的糧食、菜價必定會上漲,寧明歌去往萬豐縣,順便預定一批冬儲用的蔬菜。
窯廠那邊木炭消耗巨大,萬豐縣三面環山,木炭的價格僅有順天的三分之一,也可以多采購一些。
萬豐縣的蔬菜加上窯廠的菜壇子,可以做成腌菜,冬日里面或許可以多一個進項。
寧明歌想著想著自己便笑了。
對她來說何以解憂
唯有掙錢。
寧明歌終于找到自己生氣的癥結。
重生以來她事事順意。
買下水云軒、炒作木材的價格、搭上淮陽王,讓寧明歌以為自己是商場上的天縱奇才。
其實一切功勞都歸結于梁靖的官職。
待寧明歌回味過來,才會第一反應是逃走。
望著前面熟悉的去往萬豐縣的水路,寧明歌給自己暗中定了一個小目標。
她要靠著自己,在萬豐掙到一千兩!
寧明歌知道自己是暈船的,奈何今日走得匆忙,沒有帶些陳皮之類的東西。
她掐著自己的虎口,快要堅持不住時,船總算是靠岸了。
寧明歌:你們分一人去黃西村舅舅家報信,我坐在前面的茶棚歇一會。
寧明歌向著邊上的茶棚走去,有一個漢子前來搭訕。
這位夫人,可要坐我的牛車
寧明歌仔細打量著對方。
那人連忙擺手解釋道:我沒有惡意,但是剛才聽夫人說要去黃西村,我正好是那村人,上縣城來賣山貨。現在要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