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稱得上一方梟雄,可即便英雄如他,十年后也落得個兵敗自縊的下場。
因此面對楊應龍的詢問,楊可棟并沒有正面回答。
而是顧左右而他的問出了一句大逆不道的話。
父親,你說咱們播州楊家真會千秋萬代的傳下去嗎兒子記得咱們楊氏自前唐乾符三年開始到今天怕是七百多年了吧
聽到兒子的這句話,楊應龍忽然怔住了。
老練如他,自然知道兒子想說什么!
其實這個問題他不是沒有想過,而是壓根就不敢想!
既然今日楊可棟把話說開了,楊應龍也想聽聽他的想法。
心念至此,楊應龍說話的聲音都變得威嚴了起來。
他邁下臺階走到兄弟二人前面,然后指著楊可棟用低沉的聲音呵斥道:
說!你究竟想要說什么!可知剛剛那番話足夠你掉三個腦袋!
作為朝廷敕封的都指揮使,楊應龍可是正兒八經有軍功在身的武將,發起怒來自帶三分威勢。
面對父親的質問,楊可棟毫不畏懼。
而是結合過往歷史和他這兩年穿越過來的見聞說了一番自己的見解。
父親,不是我危聳聽,成化年間,朝廷把播州的行政歸口給四川承宣布政司,然后又將軍事歸口給貴州承宣布政司,此舉何其險惡!
簡直是將咱們楊家架在火上烤,可以說那時候朝廷已經動了鎮壓楊家的心思了!
此事楊應龍自然明白,但奈何那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
現在再追究也沒有意義,不過楊可棟能想到這層。
已經讓楊應龍很是詫異,故而擺了擺手示意繼續說。
得到父親的肯定以后,楊可棟沒有絲毫的停頓,直接把利弊關系都分析一遍。
而為了讓楊應龍和楊朝棟能夠理解的更深刻。
他甚至還引入了現代的地緣政治概念解釋道:
在朝廷眼里,播州是一塊肥肉,楊家是占著這塊肥肉的禿鷲,四川,貴州就像兩頭覬覦這塊肉的野狗,早晚會忍不住沖上來搶這塊肥肉,而楊家想要保住這塊肉,只有兩種對策。
說到興處楊可棟停頓了一下,而身旁的大哥楊朝棟則是用胳膊碰了他一下。
哪兩種對策怎么還停住了,聽的我云里霧里的。
沒有理會楊朝棟的催促,楊可棟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緊接著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
為今之計,下策是改土分流,徹底將經營了七百年的播州拱手讓給朝廷,或許能保我們父子一命,至于這上策嘛,只有一次能夠抓住的機會,只是不知道父親大人能否抓住了。
看著高深莫測的次子,楊應龍表面波瀾不驚,內心實則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原因非常簡單,因為他這個年方十四歲的兒子,句句都說在了他的心坎上!
只不過為了維持父親的面子,楊應龍強忍著躁動平靜的問道:
上策又待如何你且說與我聽聽。
看到穩如老狗的老爹,楊可棟沒有任何保留。
現如今說服這個剛愎自用的父親才是保命的第一條件。
軍功!唯有軍功才能救楊家,機會馬上就要來了父親,您千萬不要放過這僅有的機會!否則楊家危矣!
楊可棟這話說的鏗鏘有力,整個官邸都回蕩著他的聲音。
就連楊應龍都被他震得說不出話來,自古以來土司的生存法則便是保存實力。
若沒有朝廷征調,各地土司絕不會無端請戰,搶著給朝廷當炮灰的人絕對非傻即癡!
然而作為穿越者,楊可棟知道再過兩年萬歷三大征中的第二場戰爭。
萬歷朝鮮之役即將爆發!
而且他還知道,由于戰爭初期沉浸于天朝上國觀念中的朱翊鈞并不在意。
加上朝鮮這頭豬隊友的情報誤導,讓朱翊鈞誤認為這只是一場平常的倭亂。
只派了區區1000多明軍奔赴朝鮮!
由參將戴朝弁和游擊先鋒史儒統領,與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領的2000多明軍合兵一處攻擊平壤城。
結果天降大雨,明軍的火銃通通失靈。
再加上剛剛經歷了戰國亂戰的日軍強悍無比,明軍不出意外大敗而歸!
幾乎全軍覆沒,祖承訓率軍退回鴨綠江,游擊先鋒史儒先登攻城,結果卻中彈陣亡。
楊可棟心里十分清楚,此戰是播州楊氏唯一的機會!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