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集團的核心人員,也都是來自北方,同樣受到劉表排斥,與亂民們同病相憐,讓他們去充當劊子手,又于心何忍呢?
而且劉表嫉賢妒能,一直暗暗的提防劉備,生怕他會謀奪荊州,如果劉備平叛成功了,這種提防必然的加重,對后面的一系列事,可是大大的不利呢!
“此事易也,劉州牧若下令平叛,主公可以上書訴苦,就說南陽郡兵馬、錢糧短缺,請求補充一些物資,而后大軍才能出征!
再請求大公子-劉琦為帥,從襄陽城方面出兵,與主公南北兩路夾擊,如此一來,非但可以平定叛亂,且有三大好處:
其一,得到了錢糧物資援助,可以擴充南陽郡兵馬,加強主公的軍事實力,平叛后俘虜的亂民,也可以挑選強壯者,而后收為己用!
其二:剛柔并用、平定叛亂,穩定荊州的局面,可守土著百姓之心,再妥善安置流民百姓,以收流亡北士之心,如此一來,荊州人心盡歸主公矣!
其三:趁著平叛的機會,可以結交荊州將領,樹立主公的個人威望,尤其是大公子劉琦,主公要多用些心思,別忘記了,劉州牧可有兩個兒子呢!”
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與劉表乃是連襟關系,故而對其家中之事,了解的一清二楚呢,這位劉州牧最大心病,不是北方的曹操、也不是身邊的劉備,而是兩個寶貝兒子!
劉表先娶妻陳氏,生有長子劉琦-好讀書、有孝心,而且粗通武藝,就是性格太懦弱,才略不足以支撐大局!
來到荊州之后,陳氏妻子亡故,為了拉攏門閥之心,劉表又續弦蔡氏之女,生下次子劉琮,聰明伶俐,甚受寵愛!
隨著身體日漸衰老,劉表有了立儲之心,也好世代鎮守荊襄九郡,按照道理來說,劉琦乃是嫡長子,應該繼承父親的官爵,可惜為人太懦弱了,恐怕守不住這份家業!
如果立次子-劉琮吧,又怕廢長立幼、壞了祖宗家法,進而引起骨肉相殘,而且劉琮年紀太小了,處處受制于母親蔡氏,一旦讓他做上荊州牧,蔡氏一族必然專權,也有被取代的危險呢!
因此上,劉表猶豫不決,不知選那一個兒子,而荊州的文臣武將,也分裂成了兩大派,各自擁護一位公子,沒少了明爭暗斗呢!
孔明的話外之音,就是授意劉備在平叛中,巧妙的接近一下劉琦,進而參與立儲之爭,只等到劉表一命嗚呼了,就扶持劉琦為荊州牧,再鏟除掉蔡氏一族!
劉琦為人懦弱無能,沒辦法鎮守荊州的,必然要借助于叔父劉備,如此一來,荊襄九郡的實際權利,也就落入劉備手中了,只待時機成熟了,再來個取而代之!
“以嫡長子繼位,乃是漢家之祖制,豈容卑鄙小人破壞呢,日后見到景升兄長,本將軍一定據理力爭,以免出現廢長立幼之事!”
劉備何等狡猾之人,立刻明白了孔明的暗示,心中也極為贊成的,可是說出來的話,依舊是大義凜然的,這是既做婊子、也立牌坊!
“報!-啟稟左將軍大人,劉州牧派來一位使者,還有一封鴻翎急報!”
議事尚未結束,一名小校跑了進來,雙手舉一封急報,上面貼著三根天鵝毛,看來的桂陽郡的民變,已經非常嚴重了!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劉景勝讓我出兵平叛!”
劉備接信在手,連忙的打開觀看,與猜測的一模一樣,果然是調動南陽郡兵馬,前去平定桂陽郡民亂的!
接下來,劉備按照孔明計策,給劉表寫了一封回信,索取了大量軍械、糧草,又舉薦大公子劉琦為帥、自己為副,兩路出兵平叛!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