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set>
高思揚見司馬灰望向霧中的大洞,想說:“你可千萬別胡來,這亂流再強,也不可能把人卷到那么高的地方……”奈何說不出話,只得比劃手勢。
司馬灰把手指向山脊附近的飛機殘骸,示意羅大舌頭和高思揚不要多問,只管跟著過來就是。
三人頂著亂流,在傾斜晃動的山體上爬行,終于接近到一架相對完整的飛機殘骸附近,這是被磁山吸下來的老式螺旋槳飛機。
羅大舌頭記得曾在緬甸裂谷中搭乘英國空軍的蚊式落入深淵,以為司馬灰打算故技重施,可那蚊式特種運輸機是罕見的全木質結構,生存能力極強,加上野人山大裂谷兩千米深的空闊地形,產生了煙囪效應,才得以平安著陸,而這附近的飛機,都被磁山吸住了動彈不得,何況銹蝕破損嚴重,即便在夢中也不敢指望它能載人往上飛行。
羅大舌頭自認敢想敢做,卻也沒有司馬灰這種近乎瘋狂的念頭,典型的冒險主義加拼命投機主義作怪,忙打手勢說:“要去你們去,難得死上一回,就不能死得正常點嗎?”
高思揚以為司馬灰傷心勝香鄰身亡,腦子里一時急糊涂,想上前阻攔他不要做這種沒意義的舉動。
司馬灰知道時機稍縱即逝,來不及再作解釋,爬進機艙內到處翻找,似乎在尋覓什么東西,遍尋無果,又鉆到另一架飛機殘骸中,終于翻出一大包東西,拭去上面的塵土看一眼,確認無誤就動手拆解。
羅大舌頭見司馬灰行動奇怪,就上前幫手,解開來一看更覺詫異:“降落傘?”
司馬灰指了指霧中的大洞,能否逃出生天,就看這降落傘管不管用了。
3他從機艙殘骸里找到的降落傘,其實只是普通的空軍救生傘,不像空軍部隊的傘兵傘帶有控傘,萬一拉不開主傘,還有副傘備用,僅能像風箏一樣,借助亂流將三人帶到高處,至少可以離開地底大磁山,逃生的機會只在這瞬息之間,若有差錯大不了一死,所以根本沒考慮救生傘能否承重,當即拆開傘包,示意其余兩人綁定傘繩。
羅大舌頭了解到司馬灰的意圖,知道這是要放人肉風箏,立刻動手去拽傘繩。
高思揚見狀稍有遲疑,暗想這方法固然極險,卻也值得一搏,就跟著依法施為。
三個人剛把傘繩綁在身上,救生傘便被亂流卷起,鼓滿了氣,“呼”地一下拉直了傘繩,拖著三人搖搖晃晃地向上升起,他們急忙緊緊握住傘繩,各自用圍巾遮了口鼻,只聽氣流在耳邊呼嘯來去,被救生傘帶得身凌虛空,穿過濃霧盤旋的巨大渦流,飄飄蕩蕩越升越高,在這個巨大無比的地底旋窩中,救生傘就像一片微不足道的落葉,四周盡是滔天的浮波和濃得化不開來的迷霧。
司馬灰看到救升傘越升越高,亂流中低頭下窺,就見深淵里有無數絕望空洞的怪眼,但很快便被聚攏的濃霧覆蓋,一切都被虛無的漆黑吞沒,萬物歸于混沌,之前經歷的事好像只是一場漫長可怕的噩夢。
這時救生傘接近了地殼底部,陰山帶動的亂流開始急劇減弱,撐不住三人重量,一頭向旁載去,掛在了洞底倒懸的石隼上。
三個人取出魚骨燈燭照明,但見頭頂石隼嶙峋,腳下都是茫茫霧氣,恐怕動作稍大,傘繩就會斷裂或是脫落,任憑身體懸在半空來回晃動,卻是連大氣也不敢出。
司馬灰自知不容遲疑,深吸了一口氣,探臂膀拽出羅大舌頭背后的古劍,割斷自己身上的傘繩,施展開蝎子倒爬城的絕技,倒攀繩索而上,鉆進洞頂的裂縫中,拖拽繩索,將其余兩人逐個接應上來。
地殼深處的裂縫,也是由于猛烈的磁暴而產生,附近的亂石不斷掉落,三個人離開懸掛在半空的救生傘,身后的裂縫已開始在劇烈的震動中合攏,只好順地勢持續移動,爬到巖縫縱深之處,震顫才逐漸消失,身上不覺出透了冷汗,手腳不停發抖,趴在冰冷的巖層上再也動彈不得。
司馬灰只覺眼前發黑,恍恍惚惚中思潮起伏,想起自從緬共人民軍潰散,跟探險隊進入野人山裂谷尋找失蹤的蚊式運輸機,卻被地震炸彈帶入更深處的古城,開始接觸到了“綠色墳墓”,為了揭穿這個幽靈的真面目,又跟宋選農帶領的考古隊深入羅布泊望遠鏡,尋著線索前往大神農架原始森林,穿過陰峪海和北緯30度水體,來到重泉之下放置“拜蛇人石碑”的神廟之中,不尋常的日子早已成為尋常,一路上不知死了多少人,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但愿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想到這里不禁一陣哀傷一陣失落,久久不能平復,勝香鄰跳進洞底的一幕更是在腦海中反復出現,心頭隱隱作疼。
第2話迷途
三個人在地底昏睡了許久,才被腹中饑餓喚醒,反正這條命也是撿來的,如今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羅大舌頭對司馬灰說:咱既然活到現在,看來也是上蒼有好生之德,老天爺還餓不死瞎家雀兒呢,所以有再大的困難也要找機會逃出去,把咱的事匯報上去,好歹給考古隊那些遇難成員爭取個烈士什么的,自古道“有功安民曰烈”,渾個烈士稱號不為過吧?
司馬灰道:“這些事趁早爛到肚子里算了,泄露出去難免要惹麻煩,今后天知地知,咱們三個知道也就罷了,對誰都不要提及。”
羅大舌頭說:“不讓提就算了,咱至少能清明節給燒點紙錢,要不然誰還能記著他們?”
司馬灰聽完頗受觸動,覺得羅大舌頭所極是,應該有人記住這支深入過地下世界的考古隊。
高思揚在旁嘆道:“你們倆胡思亂想什么?現在魚骨燈燭只剩下幾根,沒水沒糧,沒有槍支彈藥,手表之類的物品也都被磁山吸走了,困在漆黑一團的地底怎么出得去?”
司馬灰定下神來,抬頭望了望四周,說道:“先看看還剩什么東西,然后再想辦法。”
三人各自將背包里的東西檢查了一遍,基本上都是空的,只剩蘇聯制造的鯊魚鰓式防化呼吸器,半盒防水火柴,兩袋鹽塊,一個再也不能指南的指南針,除了那柄楚國古劍以外,再沒什么頂用的物品了。
高思揚深感絕望,考古隊從神農架進入陰峪海地下森林的時候,裝備雖然算不上先進,至少是全副武裝,火把、彈藥、干糧、電池等物資也都充足,現在赤手空拳,又不辨路徑,還有希望活著出去嗎?
<set>
司馬灰經歷過各種險惡的情況,以前就從深邃無邊的極淵里走出來過一次,所以并不為這些事擔心,地底下是出去容易進來難,地殼厚度平均在10000—8000米之間,往多了說也就是10公里,如果自上而下,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只能尋著水流侵蝕成的洞穴穿過這層地殼,但地下河道分布得網密如蛛網,水流在下行過程中不斷被底層吞噬,走著走著也許就鉆進了死路。此刻眾人置身在地殼深處,想往上走卻沒這么難,因為這北緯30度水體的洪波浩蕩不息,一定有許多地下暗河與之相通,水流不會自生,都是從地面上流下來的,有水的地方屬于暗河,沒水的洞穴也大多是受水流常年侵蝕而成,循著地脈以及巖層間的波痕蜿蜒上行,總能找到出口。
面臨的最大困難,莫過于缺少食物和照明工具,不過司馬灰熟識物性,又詳細看過趙老憋秘不示人的憋寶古籍,有把握在途中找到地下塊菌和發光礦石。
即便如此,途中潛在的危險還是很多,尤其是各種地質災害要比外面多得多,但三人有了求生之念,也不將這些艱難險阻放在意下,即刻以剩下的魚骨燈燭照明,起身在地殼深處尋找出路。
2司馬灰知道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照明工具,一旦魚骨燈燭耗盡,抹著黑可就再也走不出去了,于是不敢耽擱,先是辨識水脈,找到一處有暗河經過的洞窟,那洞中上下全是蘑菇化石般的球狀巖體,用腳踏碎了,便流出許多發光的粉末,涂到身上或魚骨上,盡可做照明之用,是憋寶古籍中記載的“石燭”,多生于形成數萬年之久的暗河盡頭,當即讓每人都掰下幾個,裝到背包里在途中備用。
有暗河的地方,只要不是熱泉,一般都有地下洞穴里的魚群,三人先在河床邊摸了幾條充饑,一路順著河道貫穿的洞穴向前,沿途采集塊菌和盲魚為食。
地殼中的礦物很少單獨存在,常按一定的規律聚集在一起,而巖石就是天然礦物的集合體,由一種或多種礦物集合而成,所以根據地殼中的深度不同,巖層分布也存在明顯差異,部分由火山玻璃、膠體物質,以及生物遺體組成。
司馬灰等人跟著暗河流經的洞窟行進,途中見到暗河附近存在“自然鉑、自然銅、石墨、瑩石、黃鐵、剛玉、云母”等各種礦脈,在地底下層層分布,暗河常有分支,忽寬忽窄,時而平靜,時而湍急,想在迷宮般的地下河道里找個出口,卻又談何容易。
羅大舌頭主張往礦脈集中之處走,哪怕走不出去死在地下,有這么多寶石陪著,可也夠本了。
司馬灰則發現這條暗河里有幾條魚,并非棲息在地底下細長短小的無目盲魚,而是身長扁圓、尖頭大嘴、尾鰭呈截形,身上有不規則的花黑斑點,肉質細嫩豐滿,肥厚鮮美,是一種叢林河流里的淡水魚,推測這條暗河通往某處山谷叢林,所以遇到上游的支流就先走出一程,如果暗河里棲息的都是地下盲魚,便退回來重新找路。
三個人為了消除地壓的影響,不敢走得太快,一路逆流而上,走一段路就停一陣,地底下晝夜莫辨,也不知行出多遠,最后潛過一片浸滿了水的地下洞穴,使加重的地壓影響有所緩解,在洞穴另一端,地形突然變得開闊起來,目光所及之處,都是高大茂密的叢林,滿眼盡是奇花異草,葉片大得出奇,遍布的植叢,高度在數十米以上,由于水量充沛,使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許多個層次,彼此套迭,更有不少樹木從空中垂下許多柱狀的根,加上無數藤類穿梭懸掛于樹木之間,使人無路可走,暗河兩側都是蔭濕的腐生或寄生植物,距離司馬灰等人不遠的樹叢間,忽然有一條大蛇探出頭來吁氣成云,棲息在樹梢上的野鳥觸到霧氣便一頭栽落,被那大蟒張口接住,囫圇吞落腹中,其余受驚的野鳥啼鳴亂飛,怪叫之聲不絕于耳,打破了原始叢林中的沉寂。
三人見情形詭異,不免生出毛骨聳立之感,這洞中不見天日,分明還在地底,怎么會生長著如此茂密的叢林?北緯30度附近又哪有這種地方?
3司馬灰覺得叢林中悶熱潮濕,水土條件雖然適合茂盛的植被繁殖,可在不見天日的環境中,這類植物也無從生長,難道眾人還沒走出“熵”幻造出的無底洞?他攀著藤蘿爬上樹頂,只見陡峭的巖壁環繞四周,眺望頭頂,天懸一線。
三人已不知有多久沒見過真正的天空,都恍如隔世一般,呆立良久,才想到覓路離開深谷。
為避毒蟲猛獸,司馬灰等人用枯木做了些簡易火把,那暗河源頭蘊藏著大片碳化的植物遺體,可燃性極高,點燃后即可防身,也可取亮照明,隨即在挺拔茂盛的密林中穿行探路,發現這是一條被河流切割成的深谷,只怕深達千米,形勢上窄下闊,百萬年前地表的河流逐步降低,變成了現在這種穿過千米深谷的暗河,加之地氣濕熱,從高處落下的植物得以在此滋生,形成了茂密的叢林,由于兩側石壁高聳,連飛鳥都難以逾越,被氣流卷進來的野獸就再也出不去了,被迫在這與世隔絕的深谷中生息繁衍,保存著很多自然界的罕見物種,人跡更是難以到此。
這條深谷就像天然的陷阱,暗河在當中穿過,走出數里不見盡頭,地面腐爛的樹葉,散發著令人窒息的氣味,高處則是云遮霧罩、神秘莫測,司馬灰等人只得冒險攀藤附葛,在絕壁間迂回向上,夜里就在巖縫中棲身,由于長期處在黑暗的地下,迅速接觸日光很可能導致暴盲,因此先在深谷中適應了幾天,雖然已算是逃出生天,卻不知究竟置身于何處,想到前途難料,三個人都是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