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謎蹤之國 > 序章

                序章

                看更多誘惑小說請關注微信npxswz各種鄉村都市誘惑清末民初,是段改朝換代的動蕩年月,綱常敗壞,法紀弛廢,綠林盜賊多如牛毛。僅在京津兩地,就先后出現過四個比較有名的飛賊劇盜,做下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案子,為禍不小。

                但無論什么大事小情,只要在民間流傳開來,就免不了會被改頭換面、添油加醋,關于這四個賊人的傳說也是如此,他們成為了當時大街小巷、酒樓茶肆里紛紛談論的熱門話題,更從中衍生出許多評書、唱曲、戲文,加之各種小報上連篇累牘的不斷報道,幾乎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可實際上,這四賊并沒有傳說中那樣富有神秘色彩,但是能有如此作為,總有些出眾之處,也不是安分守己之人可比的。

                四賊之首,也就是最早成名之人,還要屬康小八。這位康八爺其實算不上飛賊,此人家中極窮,本是個游手好閑的地痞無賴,居住在京東康家營一帶,因為機緣巧合,被他從英國公使身邊偷了柄轉輪洋槍在手,從此狂得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到處殺人劫財。

                康小八心黑手狠,看誰不順眼就對誰開槍,身上不知背了幾十條人命。單說有一回康小八去剃頭,剃著半截他問剃頭匠:“聽說過康八爺嗎?”剃頭的順口答道:“知道,那小子不是個東西。”康小八心中暗暗動怒,又問:“怎么不是個東西?你認識他?”剃頭匠說:“不認識,聽說他凈胡來。”康小八說好:“好,今兒就讓你認識認識。”說著話就掏出六響洋槍來,把那個剃頭匠當場打死了。

                康小八殺人如麻,積案累累,但他膽小心邪,殺的人越多,就越是疑心有人要暗算報復他,黑夜里走路,聽見后邊有腳步聲比他快,也不問來人是誰,立刻回頭就是一槍。后來康八爺耍到頭了,終于被五城練勇拿住,給剮在了菜市口了。

                民國時有不少好事之徒,為了嘩眾取寵、聳動視聽,硬把康小八歸入綠林盜賊之中,為他寫了新戲,茶樓書場和三流傳奇小說里也多有講他的,想不到在戲文評書里,竟然將此人演義成了武功高強的江洋大盜,都能和竇爾敦、趙四虎之類的綠林豪杰相提并論了。

                四賊中排在第二位的是宋錫朋,此人成名的時間,與康八爺大鬧北京城的年代相去不遠。不過宋錫朋并不是北京人氏,他祖居在天津衛南大寺附近,自幼跟個老回回習武,天生氣力過人,能夠單手舉起百斤石鎖,圍著場子走上一圈,也照樣面不改色,更有一身橫練的硬功夫,刀砍一道白印,槍扎一個白點,人送綽號“石佛宋”,曾經在鏢局子里做過幾年鏢師。后來山東鬧義和團的時候,各路拳民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北上進京,石佛宋也憑著一身真功夫入伙做了大師兄。

                庚子年剿滅拳匪,義和團遭到殘酷鎮壓,許多人都被官府捉去砍了,宋錫朋逃亡在外,做起了土匪草寇,他又聚集了一伙水賊,到天津劫奪鹽道船艙里裝運的官銀。這種銀子舊時稱為“皇杠”,都是一百兩一個的大元寶,十個裝一鞘。宋錫朋精于用鏢,百發百中,甩手鏢底下打死了五名官軍,一劫就劫了三十萬兩“皇杠”,自知惹下了彌天大罪,當即與同伙分掉贓銀,潛逃到滄州隱蹤逆跡。

                一年后,宋錫朋以為風聲過去了,便暗中回天津尋親,沒想到剛一露面,就讓“采訪局”的人盯上了。這回他再想走可走不脫了,只好當街亮出家伙動起手來,終因寡不敵眾,被緝盜捕快一涌而上按翻在地,來了個生擒活捉。[閱讀文字版,請上]

                這件大案驚動了朝庭上下,紫禁城里的慈禧太后正閑得難受,聽說在天津鼓樓拿住了使鏢的巨賊,于是想要看看他究竟是怎樣一條英雄好漢。李總管就命御前侍衛給宋錫朋戴上手拷腳鐐押到殿前,請太后老佛爺一觀。不過您想想,惹下重罪的囚徒落到這個地步,他還能精神得了嗎?所以慈禧看后很是失望,只是不冷不熱地說了句:“敢情就是這么一個人啊。”沒過幾天,宋錫朋便被斷成“斬立決”,解到法場內梟首示眾,人頭在城門樓子上懸掛了整整兩個月。

                四賊之三,是民國初年,在北平城里做案的燕子李三,據說李三爺幼年貧苦,曾遁入空門出家為僧,藝成后才還俗,平生以擅長輕功著稱,可以施展“蹬萍渡水”等獨門絕技,飛檐走壁,高來高去,不留蹤跡,堪與江南神偷趙華陽齊名。他僅用一個晚上,就接連偷盜了八大商號,并在現場留下“燕子鏢”為憑,一時之間,名聲大噪。

                事實上燕子李三未必有此神通,不過他也的確有幾分真本事,此賊慣能攀爬,躥房越脊不在話下,作案時腳上要穿五六雙襪子,為的是輕而不滑,落地悄無聲息,而且他素有賊智,機巧過人,官府雖然圍捕多次,卻始終都沒能將他擒獲。

                但李三爺身上染有煙癮,每天都要吸足了上等“芙蓉膏”才有精神,有一回也該著他倒霉,尋思著“燈下黑,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最穩妥”,夜里就躲在偵緝隊辦案的房頂上歇著,后半晌煙癮發作難熬,便用洋火點起了隨身帶的煙槍。

                結果不巧被街上巡邏的偵緝隊發覺了,那偵緝隊長看見一片漆黑的夜晚,房頂上忽然亮了一下,顯得極不尋常,料定是有飛賊藏身,立刻在暗中布置人馬,從四面八方圍住房屋,來了個甕中捉憋,燕子李三畢竟不是能飛的真燕子,只好束手就擒。

                天剛蒙蒙亮,偵緝隊就將人犯押送至南城監獄,官府擔心李三用“縮骨法”逃脫,就挑斷了他雙腳后根的兩條大筋,又拿鎖鏈串了琵琶骨,使他變成了殘廢人,又加之煙癮折磨,還沒等到臨刑,李三爺就先屈死在了獄中。

                四賊中的最后一位,其實是對同胞兄弟,兄長是人稱“滾地雷”的田化星,二弟是“坐地炮”田化峰。那時正好有大批軍閥盜掘皇陵,軍閥部隊挖到康熙皇帝的景陵時,炸開了墓門,卻不料地宮里涌出大量陰冷的黑水,怎么排也排不空,工兵們無法進入,只得暫時放棄。

                誰成想這件事被一伙山賊草寇知道了,土匪頭子正是田化星,他是旗人出身,得過“十三節地躺鞭”真傳,常自詡膽大包天,世間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大概是深受舊時說書唱戲等民間曲藝影響,田化星知道以前有段“楊香武三盜九龍杯”的故事——據說康熙皇帝有件價值連城的寶物,喚作“九龍杯”。那是個玲瓏剔透、雕琢精湛、巧奪天工的玉杯,每當在杯中倒滿瓊漿玉液,杯底就會顯出九條蛟龍,活靈活現的旋轉翻騰,歷歷在目,越看越真,世人稱此奇景為“九龍鬧海”。

                田化星聽族中老人們說起過,真正的玉杯雖然沒有傳說中那樣離奇,但玉質潔白無暇、細膩透明,雕鏤工藝精湛非凡,教人嘆為觀止,也絕對是一件稀世的皇家珍寶,而且景陵里確實藏有九龍杯陪葬。他對此動了貪心,跟手下弟兄們商量要去盜墓,并且說:“眼下這空子,正是個發橫財的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咱們兄弟盜得了景陵珍寶,別的東西我全不要,只要康熙爺身邊的九龍杯,其余的你們大伙隨便分。”

                眾人一拍即合,當晚趁著月明星稀,群盜各帶器械闖進陵區,這伙人遠比軍閥熟悉當地的地形,沒廢多大力氣,就找到位置截斷了水脈,隨后冒死潛入陵寢地宮,打算把皇帝和嬪妃的棺槨一一撬開,以便搜尋明器寶貨,誰知田化星剛撬開一塊槨板,借馬燈照進去,就見那棺中躺著的死人沖著他發笑。

                有道是:“做賊的心虛,盜墓的怕鬼”,或許是自己嚇唬自己,可那時燈燭恍惚,誰也說不清到底發生了什么,反正田化星吃這一驚,非同小可,被嚇得雙腳發軟癱倒在地上,臉色慘白,牙關打顫,抖成了一團,三更里被幾個同伙抬回家中,連口熱湯也灌不進去,不等到五更天就一命歸陰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