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續南明 > 第313章 坩堝鋼

                第313章 坩堝鋼

                就有工人抬來坩堝,形狀若“u”形,整個顏色黑漆漆的,這是楊河擬定配方,最后燒制成的石墨坩堝,大致石墨占五五,耐火粘土占四十,一些骨料占五。

                這些坩堝不便宜,此時石墨價格,也就是黑鉛每百斤要銀三兩三錢三分,而且不耐用,使用幾次就有炸裂的危險。

                包添甫等人已經實驗過,每個坩堝只能使用三次,別看棚屋內坩堝多,但都是消耗品,每個使用一兩天就要廢棄。

                包添甫吩咐往坩堝里面裝熟鐵,份量約在五十斤,混合一定比例的石灰石、螢石、河沙等,這是為了造渣,去除鐵水中的磷與硫等雜質。

                坩堝煉鋼有多種方法,可用熟鐵,也可用生鐵加廢鋼,或用生鐵加熟鐵。

                但此時大明不存在廢鋼說法,每塊鋼都被仔細反復使用。生鐵與熟鐵比例也需要仔細實驗,生熟混合,很難說出來什么鋼,甚至有時低碳鋼也說不定。

                暫時就用熟鐵,高溫下吸收石墨坩堝里的碳元素,一般可順利得到高碳鋼,幾次實驗也證明這一點。

                眾工人忙碌著,這邊取坩堝裝鐵,那邊有工人以鐵鉤拉起爐蓋,往里面裝填焦炭。

                鐵爐旁有著半環形的土臺,與爐頂齊平,可站在上面忙活,他們裝填的也是上好焦炭,每斤達到五文錢。

                要知道尋常焦炭每斤不過二三文,此時宮中使用的,最好的白炭也只一分銀一斤,平常的黑炭更只三四文錢一斤。

                很快他們裝填了足夠的焦炭,約六十斤左右,這些上好焦炭的熱量,燃料六十斤足夠了。

                楊河早為各流程定了手冊,眾工人進行實驗多次,也早熟悉了,他們有條不紊動作,很快準備完畢。

                看一切妥當,包添甫下令點火,將引火條從出渣孔探進去。

                這坩堝爐最下為空,有吹風孔、出渣孔兩個孔洞,上有爐橋,一樣以耐火磚砌成,網狀結構,與燒飯的灶臺差不多。焦炭堆在爐橋上面,最下為干燥木材,引火之用。

                總體簡單,與此時煉鐵爐區別不大,沒有熱鼓風,也沒有蓄熱室。石墨坩堝的特性,很容易使坩堝內部溫度超過一千六百度,并不需要蓄熱室進行加溫。

                很快木材點燃,幾個工匠使勁推拉人力風箱,往里面鼓風,逐漸將焦炭燒著了。

                煙霧不多,楊河使用的焦炭基本算無煙煤,煙霧少,熱量高。

                眾人等待著,石墨坩堝并不急著放進去,約等兩刻鐘左右,看里面焦炭全燒著了,就有兩個工匠用專門的坩堝鉗鉗著,將石墨坩堝放了進去,并關上爐蓋,用鐵栓鎖好。

                包添甫讓人力風箱更用勁鼓風,他登上土臺觀察情況。爐蓋上有觀察孔,可看里面鐵水情況,同時可用長長的鐵釬探進去,攪拌坩堝里的鐵水。

                包添甫觀察坩堝內的鐵水情況,并依手冊,不停報著內中溫度與火焰顏色。

                “火焰橘紅,溫度一千度。”包添甫大聲道,“繼續鼓風。”

                楊河走近了一些看,烈日下,鐵爐附近溫度出奇的高,他身旁各人跟著,一樣期盼看著那邊。

                不久包添甫又報:“火焰青色,溫度一千二百度。”

                楊河看他神情專注,穿著石棉服,戴著口罩,汗水不時沁出來,不由微微點頭。

                此時沒有溫度計,但觀測“火候”之法倒也有,比如最早就在商周盛行的“目測法”,有個成語叫“爐火純青”,就是古人觀察火候的標準之一。

                何等火焰何等溫度,是工匠中的不傳之密,很多人靠此吃飯,甚至很多釉窯老師傅看一次火,就要二十兩到五十兩銀子。又有火照法,吐痰法等種種掌控溫度變化的手法。

                包添甫身為冶坊主,觀察火候的本事也是有的,但形不成邏輯與體系,也沒有手冊寫的這么清楚明白。

                他從觀察孔仔細看著,看坩堝內溫度越高,慢慢里面熟鐵熔化沸騰,冒出藍色的火焰,他叫道:“溫度一千五百度,打開爐蓋。”

                他聲音中帶著激動,雖說有些窯溫可以達到一千三百度,但在高溫下看到這種熔點,包添甫不由感慨楊相公之能。

                一直以為姓包的出類拔萃,到了新安莊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聞種種,便若新世界的大門打開。

                其實鐵的熔點為一千五百度,按理說此時煉鐵是不能得到液態生鐵的,但此時鐵中含有大量的硫磷硅錳等雜質,使熔點降低到一千一百度左右。若有合適的器皿與工藝,倒也可以得到液態鐵水,但當然不能與正牌的鐵料熔化相比。

                隨著他的喝令,幾個工匠上前,一人抽去鐵栓,一人用鐵鉤拉著,很快沉重的爐蓋拉開,立時滾滾熱浪洶涌而來,便在這邊,楊河都感覺到了灼人的熱意。

                楊河看著,看一人穿著厚厚石棉服,拿著長長的勺子,將石墨坩堝內一些東西撈出來。

                這是雜渣,放入的石灰石、螢石、河沙等與鐵水中的硫磷等元素反應生成,去除這些雜質,鐵水質量才會好。

                雜渣撈了后,又有一人用長長的鐵釬探進去,攪拌坩堝內的鐵水,加快硫磷等雜質燃燒去除。

                很快雜渣撈出,爐蓋又關上,留下一工匠在旁不時攪拌鐵水,包添甫繼續觀察火候。看坩堝內火焰轉為白亮,溫度達到手冊說的一千六百度,他神情更變為激動。

                這種火焰他實驗時看過幾次,每次都是這么美妙。

                時間過去,慢慢坩堝內火舌由長變短,碳花也變得稀疏,內中熟鐵已成為鋼,包添甫下令停止鼓風,將石墨坩堝鉗出來。

                爐蓋打開,兩個工匠上前,小心用坩堝鉗將石墨坩堝鉗了出來,這坩堝已燒得通紅,熱騰騰的鋼水飛濺。

                鐵爐不遠處有磚砌的流道,流道盡頭是模槽,可以將鋼水澆筑成自己需要的鋼錠模具等。兩個工匠鉗著,將那鋼水倒入模槽中,然后有工匠按手冊往鋼水上面鋪石灰與木炭,防止鋼水氧化。

                天氣太熱,楊河已坐回棚屋內,此時他站了起來,看身旁沙漏,從點火到停風,約兩個半小時左右。

                他暗暗點頭,只要有原料的話,一天兩爐鋼很輕松,坩堝爐一般也可以連續工作十天,然后歇一段時間的爐。這還只是實驗,以后在這一片可以多建幾個坩堝爐煉鋼。

                不久鋼錠冷卻,眾人興奮的檢查鋼質。

                張出遜算老手,他拿起一塊鋼錠,輕輕敲著,清秀的臉上滿是迷醉贊嘆:“好鋼啊,如此細密勻稱,這鋼質竟比蘇鋼還佳!他們可是千錘百煉出來,需耗費多少精氣神?我們直接爐內冶煉,以后不愁沒有好鋼了。”

                身旁工匠興奮議論,包添甫手上拿著一塊鋼錠,也是顫抖的摸著,這鍋五十斤左右的鋼,如此的精妙,沒有任何泡面,沒有筋帶,沒有接縫,均質如一,簡直完美!

                得到楊相公命令后,他與眾工匠建了幾個小小的坩堝爐,每鍋五斤的實驗。但以前出爐幾鍋,有的與蘇鋼差不多,有的比蘇鋼還差,眼下這一爐有若神助,真是完美。

                包添甫驗看一塊塊鋼錠,神情陶醉,在他眼中,這些精鋼簡直比天下最美的女人還美。

                韓大俠也是高興的道:“有了這些好鋼,兵再多,也不需火繩了。”

                楊河滿意的看著手中一塊鋼,手中這鋼,已經是非常優良的高碳鋼,比蘇鋼好了很多,特別質地如一,這也是坩堝鋼的優點。

                此時蘇鋼一斤六七兩銀子,他這鋼一斤十兩不愁賣,成本還低,連熟鐵料,石墨坩堝耗費,焦炭花費,人工等等,一爐成本不到十兩。但按市價,他這鍋坩堝鋼最少價值五百兩。

                當然這鋼他不會賣,不說優質鋼要壟斷在手中,便是他以后用鋼的地方只會多不會少。

                興奮的放下鋼錠,楊河下令獎勵包添甫等人,讓他們再接再厲,繼續實驗,建造更高更大的坩堝爐。一堝爐只煉鋼五十斤太少,怎么著也得多放幾個鍋,至少提升到二百斤吧?

                坩堝爐還可多種實驗,不單用熟鐵,還可生鐵加熟鐵,或熟鐵與各類碳系化合物混合,慢慢煉制自己希望的碳鋼,各類工具鋼、特殊鋼、合金模具鋼等等。

                還有,他們冶煉時需繼續按手冊,培養大批的熟練工人,而不是少數人壟斷的秘籍。

                目前來說,新安莊工匠少,特別熟練工人少,待未來大批的熟練工人培養出來,他就可以建高爐,使用攪拌煉鐵法,直接由生鐵煉成熟鐵,這樣他使用鋼鐵就不用愁了。

                當然,為防止技術流失,這些工人是不能離開新安莊的,他的煉鐵爐也是建在訓練場中,保護得嚴嚴實實。

                ……

                心情愉快的回到新安莊,督促了弟弟妹妹的學業,第二天,他又回到邳州城。

                這期邸報已到達,但隨著王奉送來報紙,楊河看后卻心情大壞,他扔下邸報,恨恨道:“左良玉這個畜生!”

                邸報上刊載了朱仙鎮之事,與歷史發展一樣,官兵大敗,李自成復圍開封。

                其實這場戰事,如果不是左良玉逃跑,鹿死誰手還不得而知。

                五月時,李自成第三次圍打開封,崇楨皇帝令各路援軍星夜馳援,援軍以督師丁啟睿為首,保定總督楊文岳副之,又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安國、姜名武等各路總兵二十萬,號四十萬人,浩浩蕩蕩救援。

                雙方在朱仙鎮對峙,李自成、羅汝才聯軍號百萬人,占據地勢較高的西南位置,并沿洧水挖掘壕溝,深寬丈余,環繞百里。官軍則在東北,雙方大戰了一個多月,彼此間都傷亡慘重。

                到本月初一日時,官兵形式不妙,傷亡大,又缺糧斷水,但李自成方一樣死傷慘重,幾乎難以繼續支持,已經開始謀劃撤兵。“矢石竭,人人惴恐,營中老幼日數驚奔竄,雖斬之,不能定也。”

                只要堅持下去,誰勝誰負,鹿死誰手不得而知。

                然就在督師丁啟睿主張第二天決戰時,當晚左良玉卻率部鼓噪奔逃,同時沖擊友軍營地,搶奪他們騾馬,造成各軍混亂,最后全線崩潰。

                然后左良玉逃跑也沒獲得好處,此戰李自成重點打擊的就是左良玉部,而且看準他的心態,料定他會逃跑,在他必經之地挖掘壕溝。

                果然左良玉逃跑,在壕溝前混亂一片,李自成掩后追殺,左良玉精銳部隊損失大半,騾馬、器械損失無數,最后逃往襄陽。

                左良玉逃跑行為連累官兵大敗,二十萬軍隊損失殆盡,李自成更獲降卒數萬,馬騾萬匹,軍械火器不計其數,復圍開封。

                朱仙鎮大敗后,李自成在戰略上已處于主動地位,形勢越發惡化,對楊河影響其實也非常大。

                比如湖廣很快不太平,除了煤鐵,楊河還有許多物資需要進口,如銅、黑鉛、白鉛、鉛料等等,很多產于西南,以漢口為重要的中轉碼頭。

                按歷史不妙發展,李自成、張獻忠、左良玉等人接連禍亂湖廣,還有周邊省份,自己很多進口渠道會失去。

                若輾轉別的地方,成本就高了,而且以后形式,天下會越來越不太平。

                憤怒過后,楊河嘆了口氣,目前他很弱小,天下大勢他影響不了,唯有不斷壯大自己。但他相信,未來他建立的展覽館,剝皮實草后的左良玉會位列其中的。

                還有,眼下不論新安莊或是邳州都局勢穩定,各項發展有條不紊,他的個人之事該考慮了。

                部下不斷提到他的子嗣問題,便如昨日回新安莊,齊友信等人就或明或暗提到這一點。

                整個大明,自己唯有喜歡兩個女子,錢鼓瑟、王瓊娥。

                正好這兩個女子都在邳州,選擇哪個為妻子,自己該下一個決定了。

                ……

                老白牛:多謝“朕會一直送”、“書友20180705004816718”、“股海任逍遙”、“seven_i6”各一萬打賞,白孟超、書友20171125153222900、jhx賣女孩的小火柴、打太級的貓、愛尚2013118、funjackie88、小夜saya等書友的猛烈打賞,余者書友打賞投票等。

                運動鍛煉了幾天,希望身體能慢慢好起來。

                mm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