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山海經密碼(全5冊) > 后記 《山海經密碼》的密碼

                后記 《山海經密碼》的密碼

                寫《山海經密碼》,是大學畢業后沒多久的事情了。那時候剛剛參加工作,在一家商業周刊做記者,后來又轉為編輯。由于人還年輕,在高強壓的傳媒工作縫隙中,也仍然滿腦子都是各種千奇百怪的幻想。作為一個鉆慣了故紙堆的文科男,這些幻想又往往會與各種古籍史料扯上關系,比如《老子》《莊子》,比如《楚辭》,比如《山海經》。

                《山海經》的故事是很小的時候就接觸了,但正式去閱讀它則是大學以后。那幾年里頭我同時迷戀的還有量子物理學——很奇怪是不是?然而情況就是如此。

                當然,由于我在數理化方面是徹底的白癡,所以我所迷戀的不是物理學的推演過程,而只是科普作者們關于現代物理宏觀極致與微觀極致的描述。我接觸這一類的抽象闡釋,然后在我的腦海中形成各種形象幻想,最后轉化為哲學思維,這大概是一個文科生所能達到的極限。

                這些現代物理學接觸得多了之后,我逐漸發現,中小學政治書中所講的唯物論有時候會顯得很尷尬,反而是上古的典籍,先秦的宏論,比如《老子》的玄理與《山海經》的神話,在一些方面與最前沿的物理學簡直是呼應得絲絲入扣,令人驚嘆不已,想通了其中道理后又心曠神怡。

                在我非理性的觀感中,人類的歷史不是一條直線而像是一個循環的螺旋。遙遠的過去與遙遠的未來有時候離得很近,近得超乎我們的想象,近得幾乎要重疊。過去我們認為荒謬的神話其實暗藏真理,而物理學的終極指向則猶如神話般虛無縹緲。

                我無力于去推演物理定律,然而我卻想用一個故事來抒發我的這種感受,用小說來為神話玄理與量子力學做媒,于是有了《山海經密碼》。

                這本小說的初稿我寫了大概一年,寫作全程處于繁忙的工作縫隙中。隔了五年之后修改出版時,有許多地方我看著竟覺得相當陌生,仿佛寫作這本書的人不是我自己似的。有時候實在想不明白,自己當初怎么可能在那樣一個環境下完成這本書的初稿。

                這本書不是對《山海經》的解釋和探討,它其實是一個故事。故事肇始于《史記》里的一句話,我已經忘記了當初為什么會因為那句話而想著去寫一個故事,然而從那句話開始,不知道從哪里跑來了許多人物。從有莘不破到江離,從羿令符到雒靈,他們仿佛活了一樣,有著我也無法完全控制的生命力,他們自己去演繹自己的故事,而他們活動的世界就是《山海經》所記載的遠古大陸。

                選擇《山海經》并不是出自我的意愿,而更像是一種冥冥中的注定。當我要敘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發現我必須為他們尋找一個舞臺。這個舞臺包括歷史事件、神話傳說以及上古地理,而符合這些條件的先秦典籍,也只有《山海經》。

                在初稿的寫作過程中,當一個又一個的神獸妖獸逐漸冒出來,當一個又一個傳說闖入我的筆下,一個蠻荒而又充滿歷史真實感的世界誕生了。沒錯,那就是《山海經》中所記載的世界。

                在初稿寫完后的幾年里,我又斷斷續續地對它進行修改。在修改中我重新回去閱讀《山海經》這本闊別甚久的“怪力亂神”之祖,并旁及一切和它有關的史料。慢慢地我發現,在諸神傳說的背后,隱藏著許多被湮沒了的歷史真相。一個個荒誕不經的記載,就像一個個的密碼一樣,是打開遠古歷史真實的鑰匙,而那些駭人聽聞的真相,就藏在歷史長河遙遠的彼端。

                我以《山海經》為導航,從遠古神話進入,在這條歷史長河中慢慢往下游弋著。一路上仿佛看到了炎黃戰爭的遺址,看到了蚩尤戰敗前的悲怒,看到了堯帝和他兒子丹朱的第一盤棋局,看到了娥皇女英在湘江邊的啜泣。再往下,終于見證了大禹治水,定九州、鑄九鼎,并將沿途見聞集成山海社稷圖,銘刻在九鼎之上。看見秦始皇的遠祖伯益嘔心瀝血地為《山海圖》做注解,集結為《山海經》的最初版本——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這個書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1. <div id="alvqj"></div>

                    1. <div id="alvqj"></div>

                          1. 野花日本大全免费观看版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