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小兄弟不會誑人。”老頭也跟著笑了,甚至還把對周至的稱呼也換了:“這樣,我出一題,如果小兄弟答得對,香山折上,我再和小兄弟看一件好東西,算作謝過失敬之罪。”
        “如果答不上來呢?”周至問道。
        “如果答不上來,那我們就還是頭前那樣,如何?”
        “那請伯伯講來。”
        老頭笑道:“這陳列廳里,有兩件硬片兒我一直感覺拿不確實,小兄弟覺得該是哪兩件?”
        江舒意和旁邊圍觀的人都感覺這老頭好不講理,這大廳里的東西非常多,具體哪件拿不確實,也是你老頭自己的事情,旁人從何知曉?
        另外就算是周至說對了,你來個矢口否認,不也一樣可以耍賴?
        不料周至卻一點不以為意,直接伸手指向展廳柜臺后方貨架上一對造型奇特的花瓶:“那對出戟花觚,可否讓我上上手?”
        這下老頭眼里的震驚之色藏都藏不住,不過也沒有多說什么,從架子上將那對出戟花觚取了下來。
        觚,本來是一種古代青銅禮器樣式,從宋代開始,歷朝歷代都有制作,喇叭口,口下漸收,斜平肩,腹部凸出,腹下細脛,至足外展,也為喇叭狀,平底。
        到了明正德,開始在仿青銅觚式樣的四棱增加了凸棱裝飾,樣子就好像方天畫戟的月牙,稱為“并出四戟”或者“四箸”,因此被稱作出戟花觚。
        商店里的這對花觚同樣身有四組出戟裝飾,底部內凹呈淺圈足,形制莊重古樸。
        胎體略顯厚重,通體施灰青色釉,色澤清亮肥潤,圈足露胎處還上了醬褐色護胎釉,很明顯是模仿汝窯瓷器的特征燒造。
        翻看底足,可見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將兩件花觚都看了一遍,周至將東西鄭重放回臺面上:“文物商店標示的這個價格,很明顯是將底款當做寄托款,把器物定在了嘉慶年份上。”
        “而伯伯認為這對器物完全可能出于乾隆本朝,但是同樣也有些疑惑,故而說感覺拿不確實,請問是不是這樣?”
        “小先生當真是高人,這都看得出來,必能解惑。”老頭這下當真震驚不已,因為周至的推斷完全不差,所以又把對周至的稱呼換了,連連拱手:“還請先生不吝請教!”
        “嘩——”更加吃驚的卻是圍觀眾人,甚至有了點騷動。
        這年輕人能夠如此準確地推斷出老頭的想法,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不過周至卻笑道:“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一對兒仿汝窯瓷器。”(本章完)
(..book5628356283314693011803.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