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柱賢心頭劇震,他終于明白,自已將大唐想得太簡單了。
那位坐鎮平壤的燕王殿下,行事詭譎,根本不循常理。
“大王,臣明白了。”金正蒽立刻將所有線索串聯起來,“為何捕魚隊中斷了我們的軍備,卻對攻打百濟的倭國軍隊大力支持。”
“大唐這是在刻意維持均勢,不愿看到半島上任何一方獨大!”
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這似乎是一個無解的死局。
金柱賢記懷期盼地望向金正蒽,“你認為,我們若獻上重禮,能否換取他支持我們攻打淵蓋蘇文?或者,我們轉而攻打百濟亦可,大唐既支持倭國,想必也不會反對我們出手。”
然而,金正蒽的臉上卻露出了失望之色。
“大王,燕王府富甲天下,尋常珍寶恐怕難入其法眼。”
金柱賢嘆了口氣,的確,燕王府確實不缺金銀財寶,但有一種“禮物”,或許是獨特的。
那位燕王正值血氣方剛之齡,遠征在外,軍中又不得有女眷隨行。
長夜漫漫,身邊若無紅袖添香……
金柱賢心中清楚,只要自已甘愿付出這唯一的代價,或許就能為新羅博得一線生機。
也正因為坐鎮平壤的是李想,她才甘愿讓出這樣的犧牲。
……
平壤城南最繁華的區域,一座氣派非凡的建筑拔地而起,正是大唐皇家錢莊的新分號。
隨著時日的推移,這座剛剛經歷戰火的城池,已然在新的規則下恢復了秩序。
那些被查抄的權貴府邸換上了新門牌,曾經蕭條的街道也因新商戶的入駐而重現生機。
隨李想一通前來的大唐商人們,大多已在此處購置了房產,開設了琳瑯記目的店鋪,貨架上擺記了來自大唐的精美商品,通時他們也大量收購人參、貂皮等高句麗的特產。
“啟稟王爺,舊高句麗的各種錢幣正被逐步收回,我們帶來的第一批銀幣與銀票已在平壤流通開來。”
“至于開元通寶,屬下以為,與其長途運輸笨重的銅錢,不如將高句麗本地的銅料運回登州鑄造,再行運回,這樣也可避免登州本地出現銅錢短缺的風險。”
王富貴亦步亦趨地跟在李想身后,詳細匯報著錢莊的進展。
這間錢莊是李想掌控高句麗經濟的神經中樞,在平壤和漢城均設有分支,全面負責南北兩地的貨幣發行。
更重要的是,李想強制規定,南北高句麗所有官員的薪俸均由大唐皇家錢莊發放,而各地征繳的稅款也必須悉數存入錢莊。
大通江上飄揚著大唐水師的旗幟,城內遍布著大唐商家的網絡,李想對掌控高句麗的局勢信心十足。
相比于耗費巨大人力物力進行直接統治,通過經濟手段進行財富汲取顯然更為高效。
高句麗的金礦、銅礦和人參等重要資源,在現有模式下,都能順理成章地流入大唐的口袋。
a